可能使心肌細胞恢復正常形態,這是第一條線索,有望成為心衰的一種新治療。著已有大量證據說明甲狀腺功能不良參與心衰。這是首項研究,觀察甲狀腺激素治療有可能用於高血壓性心衰。
當病人逐漸向心衰方向發展時,心肌細胞變長,較扁,心壁張力惡化。 作者觀察甲狀腺激素能否再激活胚胎基因程序(後者下調ATP高需要的最主要收縮蛋白,從而保全了心髒能量儲存。 觀察自發性高血壓心衰大鼠(20-21月齡),飼以未經處理或含有甲狀腺激素的3種不同濃度(0.05%、0.1%或0.2%),結果大劑量造成明顯甲狀腺亢進體征,如心髒重量和快速性心律失常增加,小劑量明顯改變心功能或體積,但中等劑量和大劑量產生一種從未觀察到的、獨有的心肌細胞重塑類型。它可能對機體有益。超聲示未治療動物收縮期及舒張期左室腔直徑明顯增大,而甲狀腺激素治療者該兩直徑似趨向減小;用較大劑者趨於正常,但未達到統計學的顯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