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外科的觀點並不一致
手術治療糖尿病在國內還是新鮮事,目前還存在較大的爭議。近日在一個醫學技術交流活動上,內外科的觀點發生了激烈交鋒,焦點集中在不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外科醫師認為可積極做手術,甚至在做胃部手術時便可把消化道順便改造成治療糖尿病的模式,而內科醫師則不鼓勵這樣做,認為糖尿病很復雜,光控制了血糖還遠遠不夠,不胖的人不能做手術。
外科:亞洲人肥胖的標准比較低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糖尿病外科治療中心副主任醫師吳良平教授認為,自從2004年糖尿病手術引入國內,隨訪5年得到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別達到83%和95%,很多Ⅱ型糖尿病患者獲得臨床上的完全緩解,體內持續產生促胰島激素。相比起傳統的內科治療,病人不用嚴格地限制飲食,手術的費用約與三年內科治療的總費用持平。
糖尿病手術比較適合肥胖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而目前爭議的焦點是不肥胖的患者。吳良平認為,目前國內的專家指導意見並未強調BMI(體重指數),而亞太地區的人們以腹性肥胖為主,腹部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並不胖,所以肥胖的標准比歐美人士低6分左右,因此在實際操作中,也有BMI在28以下的患者接受了手術。他認為,這種手術的前提是患者小於65歲,Ⅱ型糖尿病病程不超過15年,空腹C肽等化驗指標顯示胰島β細胞的功能還沒完全喪失。在內科治療難以控制血糖水平的情況下,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專家的指導意見明確,病人充分知情時,是可以進行手術的。但BMI<22的偏瘦患者胰島代償功能很差,做了手術也沒多少效果。
吳良平還建議,本身就有消化道病變的患者,例如胃癌等需要切胃,以及膽道結石需要切膽,在切掉病變器官後可按照糖尿病的術式來進行消化道重建,把十二指腸曠置多一點,便可順便解決糖尿病。
內科:極度肥胖者才能做手術
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金文勝則認為,糖尿病是一個復雜的疾病,肥胖只是其中一個病因,通過手術治療了肥胖,未必就能治愈糖尿病。糖尿病發生以後,會產生脂肪移位沉積、胰島β細胞缺乏,而且很多患者由於降糖治療開始得很晚,例如拖了10年,高血糖造成的累積損害不會因為血糖恢復正常而改善,例如眼、腎髒、神經的病變等。糖尿病的治療目標不是為了減肥和降糖,而是提高生存壽命和生活質量。
因此,他認為糖尿病手術應限定在極度肥胖的病人、患糖尿病早期的病人,以及內科治療效果不好的病人中,而不適合患病五年以上的病人,“手術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不應該鼓勵病人自己決定,而必須先看內科,經過內科醫生的評價後再建議是否手術。”
概 述 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腦血管疾病,主要的發病原理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患者的血管變得狹窄,
1、冠心病的早期症狀在體力活動時有心慌、氣短、疲勞和呼吸困難感。 2、冠心病患者在飽餐、寒冷、看驚險影片時會感到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