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的禍根在頸部
據專家介紹,導致腦中風發作的原因看似在腦內,其實禍根在頸部,絕大多數腦中風是腦血管缺血所引發。數據表明,60%的腦卒中的發作是由於頸動脈的粥樣硬化導致。最好發部位為頸總動脈分叉處,其次為頸總動脈起始段,此外還有頸內動脈虹吸部、大腦中動脈及大腦前動脈等部位。一般認為,頸動脈斑塊主要通過以下兩種途徑引起腦缺血:一條途徑是嚴重狹窄的頸動脈造成血流動力學的改變,導致大腦相應部位的低灌注;另一條途徑是斑塊中微栓子或斑塊表面的微血栓脫落引起腦栓塞。
高血壓、高血脂患者是腦卒中的高危人群。因而,治療顱外段頸動脈狹窄的目標是預防因動脈硬化斑塊脫落致動脈栓塞或頸動脈狹窄持續加重最終致頸動脈閉塞而造成的腦血缺發生。
三種治療方法 首選介入治療
臨床頸動脈狹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介入治療三大類方法。在1954年Eastcott首先報道了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使之成為治療頸動脈分叉處狹窄病變的主要治療手段。長期以來,有關頸動脈狹窄疾病的治療中手術治療與介入治療存有爭議,然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EA)一直被認為是治療頸動脈閉塞症的金標准。對於手術的高危患者,如該患者伴有嚴重的合並症或有解剖學上的難點,則手術死亡率及並發症的發生率會明顯增加,而頸動脈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治療(CAS)成為治療這一高危人群的更佳選擇。
頸動脈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是一種比較成熟的血管再通技術,它主要通過充盈球囊對狹窄段血管由內向外擠壓,使血管壁發生斷裂損傷而達到擴張目的。該技術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全身各處血管疾病,如腎動脈、髂動脈、冠狀動脈等。相對於其他血管疾病,PTA 在頸動脈狹窄應用進展較慢,一是因為技術原因如PTA的操作途徑較復雜,另一方面擔心並發症如血管破裂、栓子脫落造成腦梗死等。
概 述 我媽今年已經有五十五歲了,平時身體狀況一直都還算是不錯的。今年發生過二次心絞痛,疼痛時間都
腦疝是腦血管病的最危險信號約,有一半以上的病人死於腦疝。腦疝患者的日常飲食需要非常注意,那腦疝患者日常飲食有哪些禁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