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檢查血管健康”、“堅持他汀治療”、“戒煙戒酒生活方式干預”這三招,正是著名心血管專家胡大一教授在5月17日舉辦的“5·18血管健康日”活動上給出的“保命”三招。之所以說是保命,是因為這三招都是對抗動脈粥樣硬化(以下簡稱“動粥”)的有效方式,而防動粥就是保生命!
死亡率超癌症,動粥疾病已成我國“頭號殺手”
“動粥疾病”聽似生僻,卻是血管中的潛伏殺手,公眾熟知的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慢性腎髒疾病和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等都屬於動粥疾病范疇。動粥疾病已超過癌症,成為我國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據估算,我國每天心腦血管病死亡9590人,每10秒就有1個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全球疾病負擔報告2013》顯示,在中國,最致命的兩種疾病是卒中和冠心病。
胡大一教授介紹,動脈粥樣硬化會逐漸阻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引發冠心病和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更危險的是,不穩定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像“不定時炸彈”,一旦破裂,在短時間內堵塞血管,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心髒性猝死或卒中,危及生命。胡大一教授強調,抗動粥就是保健康和保生命,預防動粥疾病有利於遏制中國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持續上升。
多數患者不知自己是動粥疾病高危人群
中國卒中協會秘書長張茁教授指出,不同人群的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程度也不相同。如有動粥疾病史者,包括:冠心病、發生過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患者,是心腦血管疾病極高危人群。例如卒中疾病有很高的復發風險,而每復發一次,危害就會加重一次。卒中患者及家屬要加強預防意識,將預防動粥疾病落實到行動!
不僅如此,糖尿病以及高血壓屬於高危或中危人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郭曉蕙教授特別指出,動粥疾病是糖尿病最嚴重的並發症,其風險遠大於大眾所知的糖尿病足和眼底病變。數據顯示,約70%的糖尿病患者死於冠心病等動粥疾病並發症。
如何防控動粥疾病?胡大一教授教授“保命”三招
胡大一教授建議公眾進行定期血管健康檢查,根據自身所面臨的動粥疾病危險,從生活方式和藥物治療兩方面入手,倡導大辦健康與慢病管理的“4S店”,落實預防動粥的5個處方:藥物處方、心理處方(含睡眠管理)、運動處方、營養處方、戒煙限酒處方。針對動粥病的高危人群(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肥胖)、已患病人群和老年人群,保護好心、腦、肺、腎4個髒器,不但延長期望壽命,而且努力延長健康期望壽命。
第一、要定期檢查血管健康。根據2007《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推薦,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後女性,每年進行血脂檢測。20歲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測量1次空腹血脂。而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及其他高危人群,應每6個月測量1次血脂。
第二、高危患者要堅持他汀治療。大量臨床研究證實,他汀類藥物抗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基石,能夠減少主要血管事件,例如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其療效已超越所有其他類調脂藥物。“防治動粥疾病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在醫生的指導下,積極堅持他汀治療。”張茁教授提醒患者,“一旦停藥,治療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因此,我們鼓勵冠心病、缺血性卒中等動粥疾病患者堅持長期、充分他汀類藥物治療。”
第三、即便沒有上述疾病,但存在吸煙、超重、男性大於40歲、女性大於55歲,也屬動粥疾病危險人群,建議通過生活方式干預進行預防。
血管健康日是每年的5月18日。5.18源於一個指標值:5.18毫摩爾/升,即正常人血液內總膽固醇異常的臨界值。人體是由血管組成的,血管健康決定人的壽命。而由膽固醇沉積形成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威脅血管健康最重要的因素。將5月18日設為“血管健康日”,就是希望喚起大眾對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危害的認識,從了解膽固醇與心血管事件密切相關開始,主動去管理血管健康,提高血管健康水平,降低心梗、中風、猝死等心血管事件的發生,遏制中國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的趨勢。
該活動,由中國膽固醇教育計劃(CCEP)項目組、中國老年學學會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中國康復醫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共同發起,到2015年已經是第五屆,今年的主題為“抗動脈粥樣硬化(動粥)就是保生命!”
來自心血管、腦血管和糖尿病三大治療領域的專家向公眾呼吁:要主動了解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簡稱:動粥疾病)特有的危險因素,識別自身所面臨的動粥疾病危險。尤其是動粥疾病的高危人群,更要及早實施干預,保護血管健康,增添生命活力!
心髒瓣膜置換術後如何進行家庭護理? 心髒瓣膜置換術後病人良好的自我保健,對於保證手術效果、延長術後生存期和提高術後生活
原因主要是濃茶中含有的茶鹼會引起大腦興奮、不安、失眠、心悸,導致血壓上升。茶本身就能增強心室收縮,加快心率,濃茶會使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