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已經成為了一個“健康殺手”。中風其實並不怕風,而且腦子血管裡面破了,血出來了,我們管這種情況叫做腦出血,發生的原因在於,患者可能平時不注意飲食,有飲酒的習慣,或者是在天氣很熱的時候,不注意降溫,這些都要尤其注意。
當心四種藥物誘發中風
解熱鎮痛藥
人在感冒發燒時,常用此類藥物,特別是高熱病人往往用阿斯匹林、撲熱息痛等退熱。這些藥物均是通過大量散熱而使體溫下降,繼而使人大量出汗,失去水分,尤其是伴有嘔吐、腹瀉的中老年人,發汗後致使機體缺水嚴重,造成血液濃縮,粘滯性增加,促使血栓形成。因此,中老年人發燒時,最好不服此類藥物,而以物理降溫為好。非用不可時,待大量出汗之後,應及時通過飲用糖鹽水或靜脈滴補液等方法補充水分,切不可大意。
降壓藥
有些中老年人在體檢時發現血壓升高,便大量服用降壓藥物,甚至多種藥物聯合應用,以求達到快速治愈的目的。其實這種做法很危險,因為人體血液和血壓必須維持在一定的水平,體檢前已長期習慣於在高血壓下維持腦部血液灌流的中老年人,如果在很短時間內通過大量服藥使血壓驟然下降,將會在腦動脈硬化的基礎上發生腦部供血不足,血流緩慢,血液易於凝聚,很容易誘發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因此,使用降壓藥物治療高血壓,切不可操之過急,應合理用藥,使血壓逐漸下降至理想水平。
促凝血藥物
中老年人發生出血性疾病時,常應用止血敏、安絡血等促凝血的藥物止血。這些藥物雖然有止血作用,但過量使用可促使血栓形成,尤其是腦動脈硬化、血脂偏高的中老年人,血液更易於凝固形成血栓,進而發生腦卒中。因此,有血栓形成傾向性血管疾病的患者應禁用此類藥物。
利尿藥
速尿、雙氫克尿塞等利尿藥主要用於治療各種水腫,直接作用於腎髒,促進電解質和水的排出。若中老年人使用劑量過大,尿液排出增多,易使體內水分大量丟失,血液濃縮,可導致腦血管栓塞。中老年人應慎用。其它如鎮靜催眠藥,服用不當也可引起血壓下降,形成腦血栓;滋補強體藥如人參等,患有高血壓的中老年人長期服用時,有發生腦血管破裂,造成腦溢血的可能,切不可濫用。
中風前較常見的幾種預兆是:
1、一時性黑蒙:在眼前突然出現,數秒鐘後能恢復,不伴惡心、嘔吐、意識障礙和肢體癱瘓。這是顱內血流量減少或微小血栓通過視網膜動脈引起的。因為,眼動脈是頸動脈的第一條分枝,對頸動脈硬化、狹窄、缺血最敏感,所以黑蒙可以看作是中風的最早警報信號。
2、短暫性視力障礙:視物模糊或視野缺損,陣發性發作,多在一小時內自行恢復。這是視網膜中心動脈或分枝動脈因腦血流量減少引起閉塞的結果,但尚未出現腦神經征象,可視為較早期的中風預報信號。
3、頻頻打呵欠:這是腦動脈硬化逐步加重,管腔愈來愈窄,腦缺血缺氧日甚所致。據統計,在缺血性中風發作前5~10天內,頻頻打呵欠者,可達80%。所以,千萬別忽略這一信號。
4、扭頸手麻症:多發生頭轉向一側刮胡子時,突感手指無力,剃刀落地,有的說話不清,1~2分鐘後恢復。這是因為轉頭時,引起已經硬化的頸動脈扭曲,加重了狹窄的結果。這一現象,足以告誡人們,中風可隨時發生。
5、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即出現一過性偏癱或單癱,可能伴有失語,但持續時間短,多在24小時內完全恢復,這表明已經有輕度中風。可把它當作是進展性或完全性腦卒中的先兆。
老人夏季如何防范中風
高溫炎熱天氣裡,人體體表血管不斷擴張,血液集於體表,心髒、大腦血液供應量不足,會加重缺血缺氧反應,很容易引發疾病;其次,夏天出汗較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環受阻,容易誘發血栓、心梗、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另外,夏夜天氣燥熱,睡眠質量往往不高,休息不好導致過度疲勞,很容易誘發中風、冠心病。
不少患者夏日發生中風與使用空調不當有關。人體從低溫進入高溫,適應能力相對強一些,由高溫進入低溫時,其調節能力要弱得多。由於氣溫驟降,血管收縮,可導致血壓升高,從而使心腦血管疾病加重,對老年人,特別是患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的人來說,容易導致腦部血液循環障礙而誘發中風。
高能預警!這陣子氣溫下降明顯,心血管疾病高發的秋冬季節已經到來,45歲以上、三高、肥胖等人群此時最容易被冠心病&ldqu
心絞痛只發生在患者平臥位時,發作時立即坐起或站立就可以緩解,所以稱之為臥位性心絞痛。夜間發作多在平臥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