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位性低血壓又叫直立性低血壓,即在平臥、下蹲後突然站起,收縮壓突然下降超過20mmHg,並伴有明顯的頭暈、視物模糊、乏力、惡心、心悸等。老年人因神經調節功能差、動脈彈性下降、體質虛弱等原因而較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特別是在一定因素誘導下,體位性低血壓就更容易發生,餐後體位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合並臥位高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的臨床類型。臨床研究和流行病學調查證實,體位性低血壓與心腦血管疾病(如腦卒中、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心腦血管事件死亡和全因死亡密切相關。
體位性低血壓是老年人和兒童的常見病,據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體位性低血壓者約占15%,其中75歲以上的老年人可高達30%~50%。老年人由於心血管系統逐漸硬化,大血管彈性纖維也會減少,交感神經增強,可使老年人收縮期血壓升高。長期偏高的血壓,不僅損害壓力感受器(位於頸動脈處)的敏感度,還會影響血管和心室的順應性。當體位突然發生變化或服降壓藥以後,在血壓突然下降的同時,缺血的危險性也大大增加。此外,老年人耐受血容量不足的能力較差,可能與其心室舒張期充盈障礙有關。因此,任何急性病導致的失水過多,或口服液體不足,或服用降壓藥及利尿藥以後,以及平時活動少和長期臥床的病人,站立後都容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
原發性體位性低血壓有四大高危因素,病因不明目前認為可能的因素或學說有:
1、一種原發於中樞神經系統或周圍植物神經系統的變性疾病導致中樞或周圍植物神經系統的功能失調。
2、體內傳導功能缺陷使去甲腎腺素的合成不足。
3、兒茶酚胺的代謝障礙構成植物神經和錐體外系疾病的基礎而多巴胺脫羧酶及高香草酸等也發現減少。
4、下肢及內髒血管壁內的壓力感受器反應失常因而發生站立時小動脈反射性收縮障礙及靜脈回流下降。
概 述 心肌梗死是一種由心絞痛演變而來的疾病,心肌梗死最開始的症狀就是心絞痛,在長期得不到治療,或
概 述 對於患者來說,如果要是患有心肌梗塞的話,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動脈冠狀硬化導致的結果。或者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