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可作為血脂高病人的輔助用藥,但不能取代現代的降脂藥。所以,服用中草藥進行降脂治療時,務請注意以下幾點:
(1)應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勿偏信廣告宣傳和道聽途說,自行購藥服用,以免延誤治療和浪費錢財。有一些純屬保健品之類的中草藥,更不能頂替降脂藥品服用。 (2)服藥6—8周後復查血脂,如血脂較用藥前無明顯下降,或血脂下降不能達標,則不宜繼續服用,並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 (3)冠心病人,特別是已患心肌梗死和心絞痛的患者,作過冠脈球囊擴張術、安裝支架與冠脈手術的病人,以及合並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者,最好選用療效確實的降脂藥物,如他汀類等積極控制血膽固醇,防治心腦血管疾病。 針灸治療高血脂也有妙法 中醫將本病的病因概括為正虛和邪實,虛為肝腎虧損,氣血不足,氣化無力,或脾失健運,水谷不能化為精微;實為痰飲,瘀濁之邪內蘊,阻遏脈絡,蒙閉清竅,百病叢生。 (1)針刺療法取中脘、脾俞、氣海、內關、豐隆、足三裡。每次選取3—4穴,交替使用。捻轉進針,得氣後留針20分鐘,中間行針1次,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亦可在得氣後加電針(頻率8~10赫茲交流脈沖),持續15分鐘。 (2)氦氖激光穴位照射取內關。兩側穴位交替使用。每日1次,每次15分鐘,10次為1療程。 (3)耳針療法取內分泌、皮質下、神門、交感、心、肝、腎。每次選用3—4穴,用碘酒嚴格消毒後,毫針中等強度刺激,留針30分鐘,間歇運針,兩耳交替使用。隔日1次。 (4)艾灸療法取足三裡、絕骨。患者平臥位,每次灸1側,將艾絨做成黃豆大小的艾柱,每穴灸3—5壯,每星期1—2次,10次為一療程。 中醫八療法趕走高血脂症 1、平肝潛陽法高血脂患者多伴見高血壓,動脈硬化者,臨床見頭昏頭脹痛,耳鳴、面潮紅、易怒、口苦、失眠多夢,便秘尿赤,舌紅苔黃,脈弦數。本病屬肝陽上亢型,治用天麻鉤籐飲加減;藥用:天麻12克,鉤籐20克,石決明20克,牛膝15克,益母草20克,黃芩10克,山栀子10克,桑寄生15克,夜交籐20克,茯苓15克,何首烏15克,菊花15克,蔓荊子15克。便秘者加大黃、芒硝;手足震顫加龍骨、牡蛎、珍珠母;肝火偏盛加龍膽草、丹皮。 2、祛痰化濁法高血脂患者見頭重眩暈,胸悶惡心,時吐痰涎,倦怠、少食多寐,多見肥胖型的高血壓患者,舌苔白膩,脈弦滑。本病為痰濁內蘊,治用半夏白術天麻湯;藥用:半夏12克,白術12克,天麻10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生姜12克,代赭石12克,膽南星10克,白芥子15克,石菖蒲15克,澤瀉15克,瓜蒌15克,甘草6克。若脘悶納差者加白蔻仁、砂仁,痰熱者加黃芩、竹茹、天竺黃等。 3、清熱利濕法高血脂患者伴見發熱,口干煩渴、尿少便秘、頭暈脹,血壓偏高,時有心悸、浮腫,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本病為肝膽濕熱,治用龍膽瀉肝湯加減;藥用:龍膽草12克,栀子10克,黃芩10克,澤瀉18克,車前子15克,草決明20克,蔓荊子18克,菊花15克,地龍15克,玉米須50克,虎杖15克,夏枯草20克。 4、滋陰養血法高血脂症伴頭暈頭痛,耳鳴目眩,半身不遂或見手足震抖或語言蹇澀,為腦血管意外患者,舌紅、脈弦滑等症。本病為陰血不足,腦失所養,治用補陽還五湯加味;藥用:黃芪60克,當歸尾10克,赤芍12克,川芎15克,地龍30克,紅花10克,丹參15克,生地15克,鉤籐20克,山楂20克,石決明20克,全蠍8克,甘草8克。 5、溫經通陽法高血脂症伴見胸痛胸悶,氣短自汗,心悸,四肢厥冷,舌苔白、脈沉細,常見於冠心病曾經出現過心梗的患者。本病屬心氣虛寒證,治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湯;藥用:瓜蒌15克,薤白15克,半夏15克,丹參15克,桂枝12克,厚樸12克,蘇梗15克,棗仁15克,當歸10克,黃芪30克,川芎15克,炙甘草8克。 6、活血化瘀法高血脂症伴見胸痺心痛,痛處固定,或兼見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面色或唇色紫暗,舌有紫斑或瘀點,脈弦澀或細澀,常見冠心病或心肌梗塞患者。本病屬瘀血阻絡,治宜通心通腦通脈絡,用血府逐瘀湯加味;藥用:當歸10克,生地15克,桃仁12克,紅花12克,赤芍15克,枳殼12克,人參10克,全蠍8克,水蛭10克,土鱉蟲10克,炙甘草10克,瓜蒌15克,五靈脂12克。 7、溫腎益陽法高血脂症頭暈伴小便頻數,腰膝酸軟、陽痿、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多見於糖尿病患者。本病屬腎精不足,治以溫補腎陽、充養腦髓,用河車大造丸加減;藥用:黨參15克,茯苓15克,熟地15克,山萸肉12克,杜仲15克,牛膝15克,菟絲子20克,肉桂8克,制首烏15克,銀杏葉18克,紫河車12克,枸杞子20克,甘草6克。 8、祛瘀導滯法此法適用於單純高血脂症者。選用丹參15克,決明子30克,山楂15克,鉤籐30克,益母草30克。水煎代茶飲用,有很好的降血脂作用。血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引起酸中毒,使患者感到乏力、倦怠、易激、失眠,甚至神志不清。少量的二氧化碳對呼吸中樞
心肌缺血者要注意飲食,六個字,低脂肪高纖維。情緒上要注意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定時排便,不能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