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紐約時報》報道,美國2006年接受搭橋的患者約有36.5萬,比10年前下降了1/3;而接受介入治療的患者卻一路猛漲,達到了100萬左右。但該文章也指出:很多心血管病專家呼吁,盡管如此,人們不應忽視搭橋手術的優勢,而只看重介入。那麼,這二者到底孰輕孰重?在什麼情況下,患者應該接受外科搭橋手術呢?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外科主任萬峰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具有以下幾種病變特征的冠心病患者應該選擇搭橋。 左主干病變:按照國內外的指南,外科手術是左主干病變的首選。因為左主干一旦發生堵塞或再狹窄,可能會致命。為了縮小風險,最好選擇搭橋。 三支病變:病變血管較多,如果選擇介入治療,要放很多支架,這會使再狹窄、發生血栓的幾率大大增高。而且,患者的經濟負擔也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