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兒童先天性心髒病種類及比例
心室間隔缺損30%;肺動脈狹窄10%;心房間隔缺損10%;法洛氏四聯症10%;動脈導管未閉10%;主動脈狹窄5%;主肺動脈移位5%;另外20%。
二、兒童先天性心髒病的成因:
先天性心髒病是胎兒時期心髒血管發育不正常而致的畸形疾病,有90%是因四面環境的互相聯系影響而成。成因有三個:
(1)胎兒的心髒血管系統因遺傳因子而有趨於不正常進展的傾向。

(2)四面環境有影響的元素,比如輻射、母親染有過濾性傳播疾病毒、服食特殊藥物如防預痙攣藥物等。
(3)若以上兩種狀況伴隨存在,再加上胎兒正處於最易受傷害的發育階段,即懷孕初期兩三個月,任何以上起因便足以令胎兒心髒發育發生問題,引發先天性心髒病的產生。
其余10%的先天性心髒病病人,有5%至8%是由於染色體不正常;1%至2%是因環境起因或母親染有過濾性傳播疾病毒而致,環境起因能夠是高輻射,過濾性傳播疾病毒能夠是德國麻疹。若母親於懷孕初期兩三個月染上德國麻疹,嬰兒就有1/3機會患上先天性心髒病。
要注意,在懷孕初期的第十四至六旬日,胎兒是最脆弱的,最輕易被這些環境起因影響而引發患止先天性心髒病,若母親一發覺懷孕便能立刻斷絕這些環境起因的遺害,胎兒受影響機會便會減低。
(實習編輯:黃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