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反復發作,晚期可出現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上消化道出血、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及電解質紊亂和呼吸衰竭等嚴重後果。
由於絕大多數肺心病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並發肺氣腫的後果,因此積極防治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發生的根本措施。應講究衛生、戒煙和增強體質,提高全身抵抗力,減少感冒和各種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對已發生肺心病的患者,應針對緩解期和急性期分別加以處理。呼吸道感染是發生呼吸衰竭的常見誘因,故需要積極予以控制。 肺心病西醫分期治療 (一)緩解期治療是防止肺心病發展的關鍵。可采用①冷水擦身和膈式呼吸及縮唇呼氣以改善肺髒通氣等耐寒及康復鍛煉。②鎮咳、祛痰、平喘和抗感染等對症治療。③提高機體免疫力藥物如核酸酪素注射液(或過期麻疹減毒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和(或)霧化吸入,每次2~4ml,每周二次,或核酸酪素口服液10ml/支,3次/d,3~6月為一療程。氣管炎菌苗皮下注射、免疫核糖核酸、胎盤脂多糖肌肉注射、人參、轉移因子、左旋咪唑口服等 (二)急性期治療 1.控制呼吸道感染是發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常見誘因,故需積極應用藥物予以控制。目前主張聯合用藥。宜根據痰培養和致病菌對藥物敏感的測定結果選用,但不要受痰菌藥物試驗的約束。未能明確何種致病菌時,可選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頭孢噻吩、頭孢羧唑、頭孢哌酮等,但切不可不必要地頻繁調換。除全身用藥外,尚可局部霧化吸入或氣管內滴注藥物。長期應用抗生素要防止真菌感染。一旦真菌已成為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應調整或停用抗生素,給予抗真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