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線平片檢查:可顯示鈣化瘤壁。
(2)動脈造影:要明確動脈瘤部位、范圍、大小等情況,有助於明確診斷及擬定手術方案。
(3)超聲檢查:可測定動脈瘤的大小、搏動及雜音。
(4)反應性”充血”試驗:觀察患肢側支循環是否已充分建立。

方法:先將患肢抬高,用彈性繃帶自遠端向上纏裹至動脈瘤的下方,以驅出肢體內血液,然後在動脈瘤上方用手指壓緊動脈,直至動脈瘤的搏動消失為止;5min後,解除彈性繃帶,但手指仍繼續緊壓動脈,如在2~3min內患肢皮膚發紅,直達指(趾)端,則說明側支循環已充分建立。如在上述時間內不發紅,則表明側支循環建立不充分。如為”頸動脈瘤”,可壓迫頸動脈,經30min以上壓迫患者仍不出現”頭昏”、眼花等缺血症狀者,表明腦部已有充分的側支循環形成。
對不同類型動脈瘤鑒別,是臨床上對動脈瘤診治的一個前提。
檢查編輯1。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以明確有無動脈瘤、瘤的部位和大小,可以作為篩選和隨訪的主要方法。
2.CTA可以確診動脈瘤,能明確瘤體的大小、部位、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動脈壁的鈣化、瘤內血栓以及動脈瘤破裂後形成的血腫,為進一步手術提供較為精確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