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也是心肌炎的一種,它完全是由感冒引起的。而感冒沒有輕重之分,只要是得了感冒就有可能誘發該病,要看的是引發感冒的病毒種類。大家無法判斷自己感染了何種病毒,那麼就要謹記,如果感冒後期或感冒後1個月內出現乏力、易累、頭暈、胸悶甚至氣促、胸痛,就得上醫院的心內科檢查。
警惕頭暈乏力 人的一生得感冒次數可以說是多不勝數,但由感冒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幾率不到1%。而十歲左右的小朋友則是該病高發人群,無論什麼年齡段的人得感冒,都有發展成心肌炎的可能性,但是因為10歲左右的小朋友都在上學,功課繁重,抵抗力較弱,又喜歡到處跑,容易感染感冒病毒。 如果感冒後又不注意休息,病毒就很有可能侵犯心髒,一般會有以下症狀: 輕度症狀:感冒後1-3周開始出現乏力、頭暈、胸悶之感,患者總覺得自己很累。 重度症狀:胸痛、氣促、心律失常、心衰、早搏。 臨床中,患者多在感冒後的1-3周出現心肌炎症狀,也有少數患者一感冒就出現心肌損害。有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症狀特別輕,不會出現任何不適,注意休息,疾病便自愈了。另外,有的患者在多年後的體檢,甚至屍檢才發現曾得過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可治愈性疾病,患者可以恢復正常,不會復發,不留任何後遺症。關鍵在於認清上述症狀,及早采取處理措施。 治療關鍵是絕對休息 患者需要有充分的休息,大幅減少體力活動,便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治療手段。輕度心肌炎患者根本不用吃藥,只要臥床休息,等症狀完全消失了便可下床,但仍要休息3-4周,其間只能做輕微的日常體力活動。如果是有胸悶、心衰、心髒擴大現象的重度心衰患者,則要對症使用藥物,症狀消失後,休息1年左右,其間同樣只能有輕微的體力活動,避免增加心髒負擔。此外,看書、看電視等腦力勞動雖不用限制,但患者也不宜過度,免得傷神勞累。 而休養期間,學生一定要休學,上班族最好休長病假。因為小朋友自制力差,控制不住會跟同學打鬧,跟著其他小朋友一起參加體育活動,所以建議休學在家;成年患者在恢復期間,也只能從事輕微日常活動,如果要堅持上班就必須保證較低的工作強度,基本無需走動,上下班走路都慢悠悠的,直到醫生判定心肌炎已經痊愈,生活就可以一切如常,不再有任何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