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這個名字大家很熟悉,其實它的全名叫做“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
隨著醫學進展,我們已經逐漸認識到,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全身性疾病,除了影響冠狀動脈,還常累及腦動脈、頸動脈、腎動脈和下肢動脈等多處血管。
冠心病患者常同時存在其他血管的病變,統計數字顯示,冠心病合並腎動脈狹窄的發生率為14.8%,合並周圍血管病者高達15%。同理,在外周動脈疾病患者中,60%—80%患有冠心病。
然而,在臨床實踐中,我們對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管理一直以來都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心血管專科醫生往往只關注冠狀動脈病變,血管外科和放射科醫生考慮的則是外周動脈性疾病;冠心病患者往往只做心髒方面的檢查,這樣做會忽視其他部位的病變,造成嚴重危害。
那應該怎樣做呢?
首先,研究發現,以動脈粥樣硬化為基礎的多血管病變,其危險因素非常一致———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吸煙和肥胖。因此,對血壓、血脂和血糖進行有效控制,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的關鍵。
其次,來心內科就診的冠心病患者,心內科醫生一定要仔細詢問病史,有無其他部位缺血的表現,例如肢體活動障礙、間歇性跛行等。
如果存在上述症狀,就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應首選無創性檢查,比如,每個冠心病患者可行踝肱指數(ABI)檢測———即腳踝部位和上肢的血壓比,來初步判斷周圍血管的供血情況,ABI又被稱為“周圍血管的心電圖”;考慮有神經或肢體缺血症狀者,如頸動脈、椎動脈、腎動脈及下肢動脈等,可接受相關部位的血管B超或螺旋CT等檢查。
最後,如果檢查提示存在血管狹窄,應該行相應部位的血管造影。
冠心病的治療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又稱冠心病。是一種最常見的心髒病,是指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機能障
高血壓腦出血以50~60歲的高血壓病人發病最多,通常在情緒激動,過度興奮,排便,屏氣用力或精神緊張時發病,腦出血前常無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