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由於心髒內冠狀動脈硬化管腔狹窄造成心肌缺血或壞死而引起的疾病。冠心病的心電圖特征對疾病的診斷有重大意義。
冠心病的心電圖特征如下:
一、冠狀動脈供血不足
由於冠狀動脈硬化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其心電圖特點為:
T波:
T波高度降低(稱低平),進一步則T波方向向下(稱倒置)。
ST段:
下降大於0.05毫伏與R波的夾角等於或大於90度。有時在
心前區疼痛發作時ST段呈“弓背樣”抬高,稱變異性心絞痛。
二、急性心肌梗塞
由於冠狀動脈管腔突然阻塞而造成心肌壞死,其心電圖特點為:
①、缺血型改變:
T波倒置。
②、損傷性改變:
ST段抬高與直立的T波形成單方向的曲線。
③、壞死型改變:
出現大的Q波,即Q波深度大於1/4R,寬度大於0.04秒,也稱病理性Q波。
急性心肌梗塞的診斷:
主要根據缺血型改變、損傷性改變與壞死型改變來進行診斷。
冠心病的心電圖特征,為臨床上冠心病的診斷提供了依據。目前,國人冠心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且發病年齡逐漸年輕化,其准確診斷不僅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同時亦可減輕患者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