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手術實現再血管化,治療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是醫療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早在發展初期,手術就已帶給患者再血管化後心絞痛的減輕,活動耐量的提高和生存率的改善。冠狀動脈外科學的發展凝聚著智慧、奉獻、勇氣、合作,以及好的運氣。
AlexisCarrel(1872-1944)發現了心絞痛和冠狀動脈狹窄之間的關系。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他就以頸動脈作為移植血管,在犬身上進行主脈—冠狀動脈吻合。由於其在心血管外科技術領域開創性的工作,他獲得了諾貝爾獎。但是,正如他本人他所預料的,直至技術的進步使之可以安全地應用於人體前,Carrel的貢獻一直未得到延續。
20世紀30年代,為了能在直視下完成心髒手術,Carrel和飛行員CharlesLindbergh合作,希望制造出最早的人工心肺機。而Lindbergh則為挽救自己因瓣膜性心髒病而將死的親戚而參與這個項目盡管該計劃未能制造出用於臨床的裝置,卻也向最終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經過職業生涯不懈的奮斗,JohnGibbon終於建立了可用於臨床的體外循環(CPB)技術,並於1953年應用於一名患者。
20世紀中期,直接冠狀動脈手術仍未取得技術上的突破,為了緩解心絞痛而進行的手術嘗試包括:為減輕代謝刺激而進行甲狀腺切除,制造心包或網膜與心髒的粘連,以增加非冠狀動脈血流對心肌的供應。還有Vineberg手術,嘗試將乳內動脈(IMA)埋入心肌,建立人造的側枝循環,僅取得了非常有限的成果。
冠狀動脈外科在20世紀50年代進入新地時代。至今尚不清楚到底是誰進行了第一例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第一例直接干預冠狀動脈循環的手術可能是在1953年、多倫多,由WilliamMustard完成,他應用頸動脈至冠狀動脈搭橋。
1964年,MichaelDeBakey和EdwardGarrett都在對冠狀動脈左前降支進行內膜剝脫手術。但他們使用隱靜脈作為移植旁路(SVG),進行了一例主動脈和冠狀動脈搭橋的手術,使這種情況有了改觀。至8年後隨訪時,該患者仍生活良好,吻合於主動脈、冠狀動脈間的隱靜脈橋仍通暢。這一病例隨即被記錄下來,並被視為第一例在臨床上成功實施的吻合於主動脈、冠狀動脈間的隱靜脈搭橋手術,未實施體外循環,並使用了端端吻合技術,是歷史上第一次嘗試采用隱靜脈的手術。
Masonsones證實了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的可行性,並積聚了大量的造影資料,這些資料後來由ReneFavaloro進行了深入的研究。Sones和Favaloro組成了一個非常有創造性的隊伍,並證實在單支病變、左主干病變和多支病變中利用大隱靜脈進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是安全和有效地。自此之後,該項技術的應用得到爆炸式的增長,以至在10年內,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成為美國最常見的外科手術。
對乳內動脈(IMA,亦稱為胸廓內動脈)作為搭橋旁路價值的認識來得更晚些。20世紀60年代,工作於列寧格勒巴甫洛夫研究院的V.I.Kolessov報道了一系列應用乳內動脈進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病例,手術並未在冠狀動脈造影指導下進行,亦未應用體外循環。FrankSpencer在犬動物模型上對乳內動脈吻合於冠狀循環進行了深入的實驗研究。GeorgeGreen通過用顯微鏡觀察動物和屍體的預實驗,成功將該技術用於臨床。克利夫蘭臨床中心的FloydLoop等在大宗病歷中應用乳內動脈進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進而發表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文章,證實應用乳內動脈對前降支支配區實現再血管化,能夠而極大地提高生存率。
20世紀70年代是CABG全速發展的第一個十年,通過與藥物治療的比較,確立了它在冠心病治療中的合適地位。在有症狀的患者中,CABG可以持久緩解心缢痛症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冠狀動脈手術研究(CoronaryArterySurgeryStudy,CASS),榮軍管理冠狀動脈搭橋試驗(TheVeteran’sAdministrationCoronaryArteryBypassTrial)和歐洲冠狀動脈搭橋試驗(EuropeanCoronaryArteryBypassTrial)這三個大型的前瞻性隨機多中心臨床試驗先後實施。這三個大型試驗和其它若干較小的研究一起,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對患者進行實施,確定可能從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中受益而延長生命。尤為重要的是,上述試驗證實,病變較嚴重的患者更適合接受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從而提高生存率。除三支病變和左主干病變外,對因心肌缺血導致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施行手術治療,比藥物治療獲益更大。上述成果導致在20世紀80年代,更多病情較重的患者接受了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手術技巧的改進和新技術在開展使越來越多的復雜患者成功接受了手術治療。在手術技巧改進的同時,心髒外科的麻醉也有了很大的進展。隨著Swan—Ganz肺動脈導管及術中經食道超聲心動檢查(TEE)等精密監測設備在圍手術期的應用,一些原本復雜的手術變成了常規手術。麻醉技術,體外循環技術,更重要的是心肌保護方法得到了改良,並成功應用於特殊情況中。心髒外科醫師、麻醉醫師、體外循環師和監護室醫師的緊密合作對技術的促進功不可沒。正是由於這些改進,使年齡低於65歲,無嚴重左室功能不全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接受擇期手術的患者,術後一個月的預期病死率低於1%。即使是左室射血分數(EF)在0.25至0.35之間,年齡低於65歲的非復雜性冠心病患者,初次接受冠狀動脈搭橋的圍手術期病死率也低於5%。
除改善短期效果外,技術進步也使手術的遠期效果得到了提高。圍手術期並發症的發病率也明顯減少。最後,非體外循環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以及小切口冠狀動脈搭橋術的實施,有望使圍手術期並發症的發病率進一步降低。
在醫學上被所有的專家一起公認的疾病最危險的發病因素,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生活中的疾病,還有就是吸煙
概 述 我老公在鐵路上班,最近因為單位施工量大,他每天早上五點就得到單位報到,晚上基本上都得六點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