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植入術的手術風險大在手術過程中醫生必須要小心謹慎,動作輕柔且要十分用心。以下是心髒起搏器植入手術現場,對醫生操作的全過程解析:
1、術前准備:酒精消毒;建立靜脈通道;安裝刀片;沖洗橋管。
2、選擇穿刺點,局麻,於右側鎖骨下,胸大肌處,用穿刺針刺入鎖骨下靜脈。將導絲送至鎖骨下靜脈,再進入上腔靜脈內,動作要輕柔,防止損傷血管。下導絲的目的是建立軌道,為下一步送入橋管做准備。
3、從監視屏上確定導絲已進入上腔靜脈。下一步在原位置穿刺,送入另一根導絲進入鎖骨下靜脈,這次要安裝的是雙腔起搏器,兩根導絲分別送入心房和心室,為電極的植入做准備。
4、做囊袋。切開皮膚,逐層切開皮下組織、胸大肌至心外膜,為起搏器做一個囊袋,手術中,動作要輕柔,減少術中的出血與手術創傷。囊袋大小要與起搏器大小相匹配,囊袋不能過大或過小,在手術中要反復放入起搏器了解囊袋是否合適。
5、為了將起搏器電極順利送入心房心室,手術醫生先沿導絲下入橋管,送入橋管後,再將心房心室兩根電極分別送入,然後退出導絲。
6、為了判斷安裝起搏器的最佳位置,手術醫生要進行起搏器參數調試,將起搏器與調試器連接起來,進行相關參數調試,通過監視儀、起搏波幅來判斷起搏器的最佳位置。
7、電極到位後,醫生會要求病人用力咳嗽,通過咳嗽使病人增加胸內壓,使起搏器電壓與心房心室緊密連接,並確保起搏器電極不易移位。手術醫生在手術切口胸大肌上固定電極,防止電極脫落。
8、固定電極後,用慶大霉素和甲硝唑充起囊袋,防止手術後出現缺口感染而導致傷口愈合的延遲。將起搏電極與起搏器連接,用微型螺絲刀擰緊螺絲,把電極固定,防止電極的脫落。
9、手術醫生把起搏器和電極送入囊袋,然後通過屏幕觀察起搏器電極的位置。再放置留置引流槽後,逐層縫治傷口,到此手術全程結束。
手術全程僅用了1個小時。植入患者體內的心髒起搏器就已經開始發揮作用了,並將無限的生機帶到了全身各個器官。
出院前還要進行復查:心髒X線檢查和24小時動態心電圖檢查,另外除了日常的防感染和勿劇烈運動防止植入裝置移動以外,還有一點是經常被忽視的,那就是起搏器是靠電力來維持的,因此也有電力被損耗殆盡的時候。它的使用年限與患者對起搏器的依賴程度有關,依賴程度越高,電力損耗越大。
心髒起搏器的使用年限一般是5至10年。患者應定期到醫院定期檢查起搏器的狀態,主要是測定電極的狀況、起搏器的工作狀態、電池消耗的情況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調整起搏器的參數,達到省電的目的。術後3至6個月進行一次檢查是必要的。之後可根據自身情況半年或1年定期到醫院檢查。靠近電池使用壽命年限前1年,患者應該縮短為1至2個月回醫院隨訪一次。若突然出現頭暈、胸悶、乏力、暈厥等症狀或出現沒有植入起搏器之前的症狀,預示著起搏器可能出問題了,應立即到醫院進行救治,以免出現休克或猝死。
2月18日晚上7點左右,K2公交車紅牌樓西站附近,28歲的成都知名跑客韓冰倒在了公交車上,他在微信朋友圈的最後一條消息,
所謂“心慌”是指一個人自覺心跳明顯或節奏不規則呈現內心發慌。“心慌”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