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治療非常重要,如果一旦治療方法得當的話,冠心病的康復還是有希望的,那麼冠心病究竟怎麼治療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目前冠心病治療有三種方法:1.藥物治療;2.介入治療;3.外科搭橋手術。藥物治療是所有治療的基礎。冠心病藥物治療的目的是緩解症狀,減少心絞痛的發作及心肌梗死、突然死亡的發生;延緩冠脈病變的發展。藥物治療的作用主要為:(1)增加心肌血流量,增加血氧供應:(2)減低心肌耗氧量;(3)改善血管內皮功能,防止心肌電及結構的重構,保護心肌功能。
冠心病的藥物治療包括:
1.硝酸酯類藥物:其作用機理是通過擴張靜脈及外周動脈血管及冠狀動脈,從而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心髒側支循環血流,使心絞痛得到緩解。另外,它還有降低血小板粘附等作用。本類藥物主要有: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5-單硝酸異山梨酯、長效硝酸甘油制劑(硝酸甘油油膏或橡皮膏貼片)等。硝酸酯類藥物是穩定型心絞痛病人的常規一線用藥。心絞痛發作時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氣霧劑。對於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先靜脈給藥,病情穩定、症狀改善後改為口服或皮膚貼劑,疼痛症狀完全消失後可以停藥。硝酸酯類藥物持續使用可發生耐藥性,有效性下降,最好間隔8~12小時服藥,以減少耐藥性。
2.抗栓(凝)藥物:血液中的凝血酶和血小板的作用是血栓形成中相互促進的兩個主要環節,因此抗栓治療主要針對兩個環節,分別稱為抗凝治療和抗血小板治療。
抗血小板藥物主要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波立維)、阿昔單抗、前列環素、前列腺素e1等,主要用於穩定型和不穩定型心絞痛,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避免血栓形成而堵塞血管。阿司匹林為首選藥物,維持量為每天50~100毫克頓服。阿司匹林的副作用是對胃腸道的刺激,因此需晚餐後立即服下,胃潰瘍患者要慎用。冠心病患者應堅持長期服用。介入治療術後應堅持每日口服氯吡格雷75毫克,至少半年。
抗凝藥物主要有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水蛭素、華法林等,主要用於不穩定型心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另外,溶血栓藥(鏈激酶、尿激酶、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等),可溶解冠脈閉塞處已形成的血栓,用於急性心肌梗死發作時的及時治療。
3.β-阻滯劑:由於β受體阻滯劑能減慢心率,降低血壓,減低心肌收縮力,從而降低病人的氧耗量,減少因用力、激動引起的症狀性及無症狀性心肌缺血的發作,提高病人運動耐量。同時β受體阻滯劑具有抑制交感神經過度活動的作用,減少由此引發的嚴重的甚至致命的心律失常。在無明顯禁忌時,β受體阻滯劑是穩定型心絞痛病人的一線用藥。對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病人,可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率,是非抗血小板治療的首選藥物,與硝酸酯類藥物合用效果更佳。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使用可以降低死亡率,也是心梗後及介入治療後應長期堅持服用的藥物。常用藥物有:美托洛爾(50~100毫克/日)、阿替洛爾(25~50毫克/日)、比索洛爾(康可)(2.5-5毫克/日)和兼有α受體阻滯作用的卡維地洛(6.125-12.5毫克/日)、阿羅洛爾(阿爾馬爾)(10毫克/日)等。上述藥物可選用其中一種。
4.鈣離子拮抗劑:其作用為抑制或減少冠狀動脈血管痙攣,抑制心肌收縮,擴張外周阻力血管及冠狀動脈,降低心肌氧耗及增加冠脈血流,某些鈣拮抗劑還能減慢心率。一般耐受好,能增加病人耐力及緩解症狀,可用於穩定型心絞痛的治療和冠脈痙攣引起的心絞痛。一般認為它們與β受體阻滯劑具有相同的效果,特別適用於某些有β受體阻滯劑禁忌的情況,例如哮喘、慢性氣管炎及外周血管疾病等。常用藥物有:維拉帕米(40毫克,2次/日)、硝苯地平(10毫克,3次/日)、硝苯地平控釋劑(拜心同)(30毫克/日)、緩釋劑(絡活喜)(5毫克/日)、地爾硫卓(硫氮卓酮、合心爽)(30毫克,3次/日)等。
5.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此類藥物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能夠減輕冠狀動脈內皮損傷,具有抗炎作用,促進血管擴張、抗血栓、抗凝集等效用。對於急性心肌梗死或近期發生心肌梗死合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尤其是那些使用β受體阻滯劑和硝酸甘油不能控制缺血症狀的高血壓患者,應當使用此類藥物。常用藥物有:依那普利(10毫克/日)、貝那普利(10毫克/日)、雷米普利(2.5~5毫克/日)、副辛普利(10毫克/日)等。但用藥過程中要注意防止血壓偏低。如出現明顯的干咳副作用,可改用醛固酮受體拮抗劑(沙坦類)。
6.調脂治療:調脂治療是指對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這三個指標進行調節,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從而穩定冠狀動脈病變處脂質斑塊,防止其破裂及斑塊繼續增大,甚至使脂質斑塊消減。因此,適用於所有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病人應當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戒煙,低脂飲食,減輕體重,適當運動,常規測血膽固醇水平。對伴有高脂血症的病人,在改變生活習慣基礎上給予調脂治療。目前提倡用他汀類藥物,常用藥物有:洛伐他汀(20毫克/日)、普伐他汀(10毫克/日)、辛伐他汀(20毫克/日)、氟伐他汀(20毫克/日)、阿托伐他汀(10毫克/日)、吉非貝齊、煙酸等。最近研究表明,他汀類藥物可以降低死亡率及發病率。
7.中草藥:其作用在於活血化瘀、芳香溫通、宣痺通陽、滋陰理氣。該類藥有腦心通、冠心蘇合丸、活血通脈片、復方丹參片等。
8.其它:對高血壓、糖尿病等相關疾病進行積極藥物治療。
冠心病病情復雜,每個冠心病病人的病情都有自己的特點。如何選擇藥物治療,要由有經驗的醫生來決定。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藥物,一是要減輕心絞痛發作時胸痛,緩解症狀;二是要“亡羊補牢”,減輕動脈粥樣硬化以及防止血栓形成,還有促進心髒血管再通和側支循環建立等作用,預防、減少心絞痛發作和心肌梗死發生或意外的突然死亡。冠心病為慢性疾患,只有堅持長期藥物治療才能獲得最大益處(上述各種藥物用量僅供參考)。凡經明確診斷者,均應至少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甚至終生連續服藥治療,自行中斷服藥是最不科學的。
冠心病的治療應以飲食生活習慣的改變及調脂治療為基礎,配合抗血小板藥物、硝酸酯類及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以減輕病人的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部分病人需要行介入性或外科手術治療,以改善病人的症狀及生存率。但應強調,介入治療後一定要堅持長期的標准藥物治療。所以說,幾乎所有的冠心病病人都應接受藥物治療,也就是說,藥物治療適用於所有冠心病病人。對同一病人來說,處於疾病的某一個階段時可用藥物理想地控制,而在另一階段時單用藥物治療效果往往不佳,需要將藥物與介入治療或外科搭橋手術合用。一般來說,單純藥物治療適合於早期臨床症狀輕微、冠脈造影狹窄小於50%~70%的輕度冠心病病人,或高齡晚期重症冠心病因存在介入或外科搭橋術禁忌證而沒有機會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
冠心病治療藥物的選擇
(1)從療效方面考慮,應選擇有效藥物。了解這種藥物是否確實有效,最可靠的資料為權威性教科書,具有國際學術地位的醫學雜志和資料,還應有正式藥廠的藥品說明書。要避免使用假冒偽劣藥品。在選擇了有確實療效的藥物後,還要選用適當的劑量,若劑量不足,也不能獲得理想的療效。醫生必須依據病情,參考藥物在體內的生物半衰期、最低有效濃度及最高安全濃度,決定每次劑量的大小、給藥間隔及用藥時間,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此外,還藥選擇適當的給藥途徑。有效藥物如經由不適當的途徑給予亦可失去療效。如蛋白質類藥物口服給藥,即被分解失效;休克的病人用皮下或肌肉注射給藥,可因血液循環不良,無法吸收而不能達到治療效果。
(2)從治療的安全性方面考慮。
①選擇毒性低的藥物。
②依據藥物排除器官功能而調整劑量。藥物通常經由肝、腎排除,其排除能力.除受疾病影響外,還受遺傳因素、年齡及體重的影響。因此,用約時要做到劑量的個體化,切忌千遍一律投藥。
③考慮藥物間相互作用。同時使用數種藥物時,可固藥物間相互作用而抵消或加強或產生不良反應。例如服用抗凝劑雙香豆素時,同時服用阿斯匹林,則可加強雙香豆素的作用而產:生出血傾向。
④考慮藥物對胎兒或嬰兒的影響。一些藥物能通過胎盤或乳腺而進入胎兒或嬰兒體內,故對孕婦及哺乳婦女,必須就母體與嬰兒間的利弊加以衡量。對胎兒或嬰兒使用後安全性不明的藥物,最好避免使用。⑤注意病人既往用藥不良反應史。有些人對青霉素類藥物過敏,在使用前,應詳細詢問病人的既往史、或查閱舊病歷,如有有關不良反應史則應避免使用。
⑥避免使用可使病情惡化的藥物。例如思房室傳導阻滯者不宜給予β受體阻滯劑。
⑦對需要集中注意力的病人,應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嗜睡的藥物。如駕駛車輛或其他渭精神集巾工作的人員不宜給予鎮靜劑或嗜睡作用大的抗組織胺藥。如必須使用,閒後應暫時停止工作。
冠心病的治療需要中醫和西醫相結合,保證治療效果的更加理想,所以請患者不要失去信心,要相信一切皆有可能。
早搏分為功能性和器質性兩種。功能性早搏多見於健康人或無器質性”心髒病”的孩子,常
53歲的女性患者,以活動後胸悶氣短5年、加重半年為主訴就診中國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入院檢查後發現心尖部可聞及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