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心血管病網 >> 心血管科疾病 >> 其他常見疾病 >> 腦卒中 >> 頸動脈粥樣硬化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關系

頸動脈粥樣硬化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關系

  探討頸動脈粥樣硬化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關系。方法彩超檢測130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頸動脈,測量頸總動脈後壁IMT,觀察斑塊的有無及形成情況;並檢查非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73例作為對照組。結果腦梗死組及TIA組IMT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0.01)。130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中,頸動脈有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等血管異常者112例,異常檢出率為86.15%;對照組中有斑塊形成19例,異常檢出率為26.0%,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

頸動脈粥樣硬化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關系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最常見於頸動脈分叉處,其次為頸內動脈起始段,但左右側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結論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頸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明顯重於非腦血管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不穩定性斑塊脫落是造成腦梗死的重要發病原因之蘭。彩超技術對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檢出預測和療效觀察有重要意義。

  我們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130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的頸動脈血管,旨在探討頸動脈粥樣硬化在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的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2002年10月-2003年6月間在我院住院的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第一組為腦梗死(CI)組96例,第二組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組34例,共計130例(男80例,女50例),年齡33-81歲,平均65.83歲。腦梗死和TIA的診斷均符合1996年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標准。第三組為對照組,為同期住院的非缺血性心、腦血管疾病患者6l例。

  1.2超聲檢測方法

  (1)儀器:采用德國西門子公司VersaPro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7.5MHz。

  (2)測量方法:取頸動脈長軸切面,在距分叉處約lcm范圍內頸總動脈處停幀,測量血管內徑,後壁動脈管腔-內膜交界面與中膜-外膜交界面之間的最大距離。

  (3)判斷標准: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MT)>1.0mm為內膜增厚,IMT>1.2mm視為斑塊形成。根據組織病理學研究和斑塊的影像學特點將斑塊分為:①低回聲的脂質性軟斑塊;②中等回聲的纖維性斑塊;③強回聲伴聲影的鈣化性硬斑塊;④回聲強弱不均的潰瘍性混合性的斑塊[1]。

  1.3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士標准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

  2、結果

  2.1三組間內-中膜厚度(IMT)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P<0.01),但左、右側頸動脈IMT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

  2.2二維超聲檢測共顯示235塊斑塊,患病組斑塊發生率顯著高於對照組;超聲檢查頸部動脈血管異常112例,異常率為86.15%(112/130),對照組中斑塊形成19例,異常率為26%,兩者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

  2.3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在各部位發生情況。發生在右側114例,左側121例。粥樣硬化斑塊以分叉處最多見,雖左側比右側值略高,但兩者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

  3、討論

  周圍動脈疾病的輔助檢查較多,既往公認動脈造影是診斷這類疾病的金標准,而動脈造影偏重於解剖學方面的診斷,主要顯示管腔情況,而不是斑塊本身。對於多數偏心性狹窄常被低估,而且不能提示血流動力學信息。其他輔助檢查如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均不能准確了解狹窄程度及血流動力學情況,且費用昂貴,技術復雜,不能用於普查。

  超聲能夠檢測出斑塊及其特征,並且隨著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的應用,進一步提高斑塊的檢出率,並可了解狹窄處血流動力學改變,判斷狹窄程度。

  頸動脈IMT增厚是頸動脈早期粥樣硬化的標志,且超聲能夠直接檢測,這已得到病理學的證實。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病變主要累及大、中動脈的內膜,首先是IMT增厚,使內膜變為粗糙,逐漸形成斑塊。本文結果表明,腦梗死組及TIA組的IMT顯著高於對照組(P<0.01),且患病組頸部動脈血管異常與對照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提示頸動脈IMT增厚和斑塊形成與缺血性腦血管病事件相關。

  斑塊的組織成分與腦梗死的發生密切相關。由於斑塊內病理組織成分的不同,發生梗死的幾率也不同,軟斑、混合潰瘍斑含脂質成分高。許多研究表明斑塊破裂與斑塊中含脂質有關,含脂質高的斑塊易破裂、出血形成血栓,脫落可造成腦梗死。本研究結果表明,腦梗死組頸動脈軟斑及潰瘍斑占59.28%。

頸動脈粥樣硬化與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關系

  硬斑是成熟斑塊,由於鈣化斑塊比較穩定,不易破裂,也不易脫落,相對發生腦梗死的機會就少[5-7]。扁平斑是斑塊的早期,表層為厚薄不一的纖維帽脂質被埋於深層,這種斑塊相對穩定。

  目前認為TIA的發生與頸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並認為TIA是腦梗死的最重要危險因素.若未經適當治療,約有l/3的TIA患者可發生腦梗死。動脈粥樣硬化性斑塊易發生在頸動脈分叉處和頸內動脈起始段,是由於該處管腔血流緩慢,易產生湍流,故脂質易於沉積,形成斑塊。本組資料也表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好發於分叉處,往往兩側同時受累,其次是頸內動脈起始部及頸總動脈主干。

熱門文章
引起高血脂的食物

概 述 高血脂的爭創的出現,實際上和人們的一個身體的基因有一定的關系之外,和人們的飲食的習慣也是有

預防中風從小事做起

研究表明,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高血脂、血液黏度增高等,是導致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但其往往是因生活“小事&r

心血管疾病治療 心血管疾病護理 高血壓問答 冠心病問答 心肌梗塞

Copyright © 脈脈心血管病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