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樞性面癱患者一側眼睑不能閉合或抬起,嘴角下垂,伸舌偏向患側,口角流涎。
取穴:太陽、四白、風池、地倉、頰車、合谷。太陽可沿顴弓內緣進針,向頰車透刺。四白可直刺觸及骨孔,有放電感出現。風池可刺向結喉,深達1.5~2寸。地倉與頰車可相互透刺。
失語患者不能回答問題或聽不懂問話,不能講話,不能正確叫出物品名稱。
取穴:上星、百會、風池、金津、玉液、通裡、天柱、廉泉。上星與百會可互相透刺,金津、玉液可用三稜針點刺放血。廉泉可深刺向舌根,使酸脹感直抵舌根。
上肢不遂早期軟弱無力,後期上肢拘攣,患肢不能自由屈伸。
取穴:極泉、尺澤、合谷、肩、曲池、外關。針極泉應使放電感傳至手指。刺合谷使針感傳至手指。余穴可用平補平瀉法。
下肢不遂患肢不能抬起,常伴足內翻,足掌不能著地。
取穴:委中、陰陵泉、昆侖、環跳、三陰交、陽陵泉、解溪、丘墟、照海。針環跳、委中、三陰交時,均應使針感傳至足。丘墟可透刺照海。余穴可施平補平瀉法。
便秘取穴:天樞、豐隆、水道、歸來,均取捻轉瀉法,行針1分鐘,留針20分鐘,每間隔5分鐘,運針1次。
尿失禁取穴:關元、氣海、太溪、陰陵泉。關元、氣海施以毫針補法,可加灸,太溪宜用補法。陰陵泉宜用瀉法。尿潴留可參照本組穴,加取中極,但諸穴均不宜針刺過深,防止損傷膨脹之膀胱。
以上諸症常兼見,每次治療可各組穴輪換交替或選其中要穴配方。
頭針療法對本症有較好的療效。偏側運動障礙,可取對側運動區相應部位。偏身感覺障礙取對側感應區相應部位。失語取對側語言各區。便秘取胃區。尿排洩異常取生殖區。肢體浮腫取對側血管舒縮區。
長期偏癱伴肢體拘攣者,亦可根據上述體針穴組中,可點刺出者,如太陽、曲澤、陽交、解溪、委中等,點刺放血,每穴出血量5~15毫升。隔7~10天一次。
穴位注射亦有效,每次選以上體穴3~5穴,可選用5%防風注射液或5%人參注射液、654—2、三磷酸腺苷等其中一種,每穴注射0,3~0.5毫升,隔日1次,15次一療程。
(實習編輯:梁慧儀)
概 述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遇見各種疾病,風濕性心髒病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了,那麼風濕性心髒病的治
傳統心髒外科手術,多采用胸骨正中切口,部分采用左胸後外側切口。傳統心髒手術往往痛苦大、手術切口長。隨著心血管手術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