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性心髒病簡稱冠心病。指由於脂質代謝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質沉著在原本光滑的動脈內膜上,在動脈內膜一些類似粥樣的脂類物質堆積而成白色斑塊,稱為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這些斑塊漸漸增多造成動脈腔狹窄,使血流受阻,導致心髒缺血,產生心絞痛。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可改變的危險因素和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了解並干預危險因素有助於冠心病的防治。

可改變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總膽固醇過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甘油三酯過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煙、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熱量等)、缺少體力活動、過量飲酒,以及社會心理因素。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有:性別、年齡、家族史。此外,與感染有關,如巨細胞病毒、肺炎衣原體、幽門螺桿菌等。
冠心病的發作常常與季節變化、情緒激動、體力活動增加、飽食、大量吸煙和飲酒等有關。
冠心病病人如何選擇?食物冠心病病人在選擇食物時,應控制膳食總熱量,低脂,低膽固醇膳食,並限制蔗糖及含糖食物的攝入。提倡飲食清淡,多食富含維生素C(如新鮮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豆類及其制品)的食物。盡量以植物油為食用油。
冠心病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一、海產品
能夠降低膽固醇,但吃魚時,要限制玉米油、葵花子油和豆油的攝入,因為這些油會抵消魚對細胞的保護作用。
二、大蒜
蒜是保健食物,它能帶走有損心髒的膽固醇;蒜能降低引起心髒病的物質低密度脂蛋白;還能夠降低血小板的粘滯性,阻止血液的凝固,預防血栓的形成。每天至少吃1至3瓣大蒜,最好是未經加工或未除蒜味的大蒜,這對冠心病有預防作用。
三、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低
注意選擇一些脂肪和膽固醇含量較低,而維生素、食物纖維、有益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較多的,並有降血脂、抗凝血作用的食物。
四、豆類、纖維類食物
豆類食物特別是黃豆含有大量的亞麻二烯酸,能降低膽固醇和血液的粘滯性。把黃豆泡上一夜,然後晾干放在塑料袋中冰凍起來,隨時可做各種菜,如煮豆、炒豆、豆湯等。此外經常吃些豆芽、豆腐以及豆制品可保護心髒。纖維與降低膽固醇的藥物有著同樣作用,特別能保護心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