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大夫給人的感覺,總是說話時語速極快,走路時風風火火,似乎永遠都在爭分奪秒。不過,在秦儉大夫身上,記者感受到的反而是一種溫和。在他氣定神怡的眉宇間,透著內心的平靜和安寧。令人意外的是,今年58歲的他,也是我們冠心病病友中的一員。寒冷的冬天,每個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都在增加。那麼,他是如何預防的呢?
“我沒有什麼特別稀奇的‘高招’,主要就是相信科學,用科學的方法預防。”秦大夫說,有5個字母,1個關鍵詞很重要。5個字母指的是ABCDE。A是指根據需要,服用阿司匹林、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B是指β阻滯劑和控制好血壓;C是指戒煙、降低膽固醇;D是指合理飲食,控制糖尿病;E指的是運動、教育、情緒。1個關鍵詞指的是“達標”,也就是,我們要通過藥物、飲食、運動、心態調整等,努力將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控制在合理范圍。
拿心態調整來說,秦大夫說,每個人都有壓力,要發愁的事情很多。他自己作為風險最高的急診科科主任,醫護人員不足要發愁,床位不夠要發愁,可若是整日這樣發愁,不僅解決不了問題,人也就崩潰了。所以,他會時常提醒自己,一定要注意放松。放松的方法說起來也很簡單。比如,他愛好攝影,找來了不少自己和別人拍攝的好照片,設置成了2分鐘的電腦屏保,覺得累時就停下來,看看屏保就如同參觀一個“自然風光展”,天空蔚藍寬廣,草原遼闊美麗,流水掠過水草……壓力大時,他會轉移注意力,讓緊繃的精神在舒緩的古典音樂或老歌中釋放,在和朋友的閒聊打趣中消解。現在,他每天花1小時騎自行車上下班。在飲食上,堅持“不鹹、不膩、不飽”。他的主食量已從4兩減到1兩。
秦儉提醒道,每年12月、1月都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高峰期。有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中老年患者,一有個風吹草動就容易出問題。比如,眼看著公車就要開走了就千萬別追,等等下一輛;鍛煉時一旦感覺胸悶氣喘就應及時停下來;孫子孫女帶累了也要給自己“放放假”;天氣冷了,別太早出門,出門時也一定要穿得嚴實些,戴好帽子、圍巾、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