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詢描述: 腔隙性腦梗塞,血液粘稠,有高血壓已經吃藥控制在正常。平時飲食應該注意些什麼?土豆類多澱粉的食物能多吃嗎?平時還可以吃什麼稀釋血液的藥?
血栓病基本知識在活體心血管內,血液成分粘集或凝固成固體的過程,稱為血栓形成。形成的固體物質,稱為血栓。正常時,血液中存在著凝血與抗凝血兩個互相矛盾的過程。兩者經常處於動態平衡,使血液保持液體狀態。只有某些病理因素的作用下,使凝血過程處於主導地位時,心血管系統內的血液成分才會發生凝固,形成血栓。血栓形成在某些情況下有著積極的意義。如當血管有損傷或破裂時,在血管損傷處血栓形成,有止血作用。但在另一些情況下,血栓形成可對人體帶來不利影響。若血栓完全阻塞了動脈管腔,又缺乏側枝循環代償時,就可引起相關組織的局部缺血甚至壞死。此種情況發生於冠狀動脈或腦動脈,可造成嚴重後果,甚至引起人體死亡。靜脈內血栓形成阻塞管腔後,可使靜脈回流受阻,當缺乏側枝循環時,可造成局部組織淤血及水腫,嚴重時也可引起組織壞死。血栓的預防及保健1.控制血壓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壓不僅促使心、腦、腎血管的損害,也促使動脈硬化的發生和發展。故有效地控制高血壓是防止發生腦血栓的重要環節。血壓過高常是發生出血性腦血管病的直接誘因,但血壓降得過低也是發生腦血栓形成的誘因之一,故不可在進入安靜狀態之前,如夜寢之前,服用過量降壓藥物。2.控制血脂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常是動脈粥樣硬化症的又一重要發病因素。因此,要維持高密度脂蛋白與低密度脂蛋白之間有一個恰當的比例。除平時控制脂肪,低膽固醇飲食外,遇有高脂血症者應加以積極治療。3.降低血粘度血液粘度、血液濃度、血液聚集性和血液凝固性的異常增高或增強,也是腦血栓形成的發病因素之一,故針對有高粘滯血症的患者應積極采取預防性治療措施,如平時多飲水,采用血液稀釋療法、飲食療法等。4.積極治療某些相關疾病尤其積極有效地治療可發生腦血栓的各種原發病,以盡力減少發生血栓的可能性,如動脈粥樣硬化症、感染性心內膜炎、風心瓣膜病、心率失常、糖尿病、脈管炎等。5.注意飲食養成低鹽、低動物脂肪、節制食量的飲食習慣,忌食辛辣,多食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等。平時可以在飲食中添加一些具有保健作用的天然植物。6.調節情志過於激動、緊張、憂郁常是本病發病的精神因素。因此,要注意調理情志、放松思想包袱和情緒,不使五志過激。保持心情舒暢,調暢陰陽平衡,使氣血暢達,脈絡通和,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7.勞逸結合起居有常,作息有規律,不可過勞,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適度的文體活動、練氣功、打太極拳等不僅可避免身體肥胖,也可保持身心健康,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硬化十分有益。哪些情況容易誘發腦血栓形成?腦血栓形成與以下三方面因素有關:(1)血管病變:最重要而常見的血管病變是動脈粥樣硬化,其次是高血壓病伴發的腦小動脈硬化。其他還有血管發育異常,如先天性動脈瘤和腦血管畸形;脈管炎,如感染性風濕熱、結核病、鉤端螺旋體病、梅毒等所致的動脈內膜炎:一些非感染性的脈管炎,如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結節性多動脈炎,動脈壁創傷如損傷、手術、導管、穿刺等。(2)血液成分的改變:血管病變處的內膜粗糙,使血液中的血小板易於附著、積聚以及釋放更多的五羟色胺等化學物質。血液成分中脂蛋白、膽固醇、纖維蛋白原含量的增加、可使血液粘度增加,致血流速度減慢。此外還有血液病如白血病、紅細胞增多症和各種影響血凝固性增高的因素,均使腦血栓形成易於發生。(3)血液動力學改變:腦血流量的調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血壓的改變是影響腦局部血量的重要因素,當平均動脈壓低於9.5千帕(71毫米汞柱)和高於24千帕(180毫米汞柱)時,由於血管本身存在的病變,管腔狹窄、自動調節功能失效,局部腦組織的供血即可發生障礙。另外,有人對腦血栓形成的病人,通過與其他疾病患者配比對照後采集年齡、性別、民族、婚姻狀況、吸煙、飲酒、飲食、精神刺激、體育鍛煉、體重、血壓、血糖、心電圖、血清膽固醇等30多個成分進行歸納分析,發現高血壓病史、心電圖異常、心髒病、糖尿病、高脂血、高血壓家族史、超重和喜食肥肉等與腦血栓形成的發病有關,其順序為高血壓病史、收縮壓、體重指數和高密度脂蛋白減少,是影響腦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體育鍛煉可減少腦血栓形成的發生。腦血栓形成的臨床表現有哪些?常見的腦血管病變是腦動脈硬化。腦動脈硬化時,動脈管壁上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斑,使血管狹窄,彈性減小,局部血管壁受到損傷,血液成分及黏度的改變又利於血小板及纖維蛋白在病變部位沉積,結果動脈血管發生閉塞,即形成血栓。腦部任何血管都可以發生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後。在該動脈供應范圍內的腦組織由於得不到充分的血液供應而導致腦組織軟化。導致腦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腦動脈硬化和血液粘稠度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