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錯誤:早搏是心髒停跳
正常心髒的跳動是規則的,各次心跳間隔時間基本相等。如果出現突然提前的心跳,醫學上稱為過早搏動(簡稱早搏),觸脈搏時可出現早跳或“漏跳”。 早搏可分為房性早搏、窦性早搏和房室交界區性早搏。無論是哪種早搏,心髒都沒有停跳,只是搏出的血液比正常搏動稍少一些,導致這一次的脈搏減弱,好像停了一次。 自己會觸脈的人可以感覺到,早搏後那一次脈搏會稍強,這是因為早搏後之後的搏動血液比正常情況下多,從而代償了早搏導致的血液搏出量減少。所以,早搏並沒有使心髒停跳。 2錯誤:早搏由心髒病引起 如果用動態心電圖對正常人作24小時的連續觀察,可能會記錄到早搏的人數,達到70%—80%。早搏雖是心髒不規則的跳動,但並非皆由疾病造成。 情緒緊張、激動、焦慮,過多地吸煙,大量地飲酒、喝濃茶,甚至便秘,皆可引起早搏。 3錯誤:早搏越多,危險性越大 早搏的危險性是由原發病的嚴重性,及早搏是否有發展為惡性心律失常的趨勢來決定的,而不是由早搏的次數或症狀而定。多數早搏患者並無不適症狀,或僅僅感到心蕩了一下,或有1次心跳得很重,或心髒扭動一下等感覺。 只有頻繁的早搏才可能使人感到心悸、胸悶、疲乏等不適。此外,很多早搏特別頻繁的人有時也可以沒有任何不適。比如在升學體檢時發現,很多學生在心電圖中有早搏,但這些學生仍然活蹦亂跳,絲毫沒有異樣。所以,早搏的多少和症狀的輕重與風險沒有關系。 4錯誤:有早搏就必須吃藥 發現早搏後,一般很難自行判斷性質,應去醫院檢查有無隱藏的心髒疾患。醫生會根據病史和體格檢查,進行X線、心電圖及超聲心動圖等檢測,有冠心病家族史和有動脈粥樣硬化等危險因素者,還要做運動試驗。 如上述各項檢查均屬正常,就不需要治療。如果主要是精神緊張、憂慮或長期失眠導致的早搏,應充分解除顧慮,適當使用鎮靜藥,這會有利於早搏的消除。經常的負面情緒會使身體釋放出應激激素,導致血壓和血糖水平上升,心跳頻率加快,進一步加重心髒疾病。&nbs
概 述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條件提高了,許多疾病被攻克了,但是許多病症亦隨之而來,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