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靜脈血流滯緩血流滯緩,首先是白細胞、然後是血小板,可以在血流的周圍層集聚;血小板沉積在血管內膜上,可以構成血栓形成的核心。血流速度減慢後,可使血液中的細胞成份停駐於血管壁,最後形成血栓。下肢石膏固定後,下肢制動,血流滯緩,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有較高的發病率,往往在拆除石膏後發現。手術與血流緩慢有密切關系。手術時病人制動,仰臥和麻醉使周圍靜脈舒張,術後長期臥床,半坐臥位,膝下襯枕和側臥位等,都能使下肢深靜脈血流減慢。此外,左髂靜脈解剖上受右髂動脈騎跨,其遠側血液回流相對地比較緩慢。深靜脈血栓形成好發於手術後,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血流緩慢。臨床上所見到的病人,左下肢較右下肢多見;腓腸肌靜脈窦,瓣膜袋是好發部位;約24%髂外靜脈有瓣膜,其近側也有較鎬的發病率,這些事實都足以說明血流緩慢在血栓形成中睦有重要地位。
(二)靜脈壁損傷凡足以釀成靜脈壁損傷者,均有利於凝血致活酶的形成和小血小板集聚,促使血栓形成,常見的可歸納為如下數種:1、化學性損傷經淺靜脈注射有激惹性的溶液後,容易引起條索狀血栓性淺靜脈炎,2、機械性損傷靜脈局部挫傷、撕裂傷或骨折碎片創作,均可誘致靜脈血栓形成。反復穿刺靜脈或靜脈內留置塑料輸液導管,常可並發血栓性靜脈炎。股骨頸骨折損傷股總靜脈、骨盆骨折常能損傷髂總靜脈及其屬支,均可並發血栓形成。施行直接涉及靜脈的手術,如深靜脈瓣膜修復術、靜脈段移植術或靜脈轉流術後,亦可並發血栓形成。3、感染性損傷:化膿性血栓性靜脈炎可因靜脈周圍的感染灶所引起,典型的例子如化膿性乳突炎可並發橫窦血栓形成;感染性子宮內膜炎可引起子宮靜脈的膿毒性血栓性靜脈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