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髒病””心力衰竭”的治療原則是積極控制感染、改善缺氧、糾正CO2潴留後心力衰竭症狀仍無改善。
肺源性心髒病”呼吸衰竭”的治療
(1)控制感染:呼吸道感染是肺心病加重的重要誘因,因此盡早行確認感染的存在及病原菌(在抗生素使用前及時送痰塗片、痰培養及藥敏試驗)並選用合適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2)保持呼吸道通暢
1)使用祛痰劑和黏液溶解劑。

2)給予解除痙攣藥物:包括”茶鹼”類(通過抑制磷酸二酯酶而擴張支氣管,而且還有強心利尿、興奮呼吸中樞、消除膈肌”疲勞”、減輕氣道炎症的作用,可靜脈或口服)、β2受體激動劑(短效β2受體激動劑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可按需應用,而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如沙美特羅、福莫特羅等作用更持久,患者的依從性更強)、糖皮質激素(可消除氣道非特異性炎症,可首先考慮潑尼松口服或靜脈滴注甲潑尼龍或琥珀酸氫化可的松,根據患者的症狀和肺功能情況逐漸減至維持量,而後進行吸入治療)。
(3)氧療:Ⅱ型肺源性心髒病呼吸衰竭以低流量(1-2L/min)、低濃度(24%-28%)吸氧為原則,I型呼吸衰竭給氧濃度可達到50%,如PaO2仍<55mmHg或PaCO2>70-80mmHg可考慮機械通氣。
(4)呼吸興奮劑:當肺源性心髒病患者出現呼吸節律異常或呼吸表淺,PaO2進行性F降或RaCO2升高,可試用呼吸中樞興奮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