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異常容易被忽視
據介紹,我國18歲以上血脂異常人群已經達到1.6億,血脂異常對健康的危險上升到原來的3~5倍,然而血脂控制達標率僅為26.5%。“血脂異常指血漿中的膽固醇或甘油三酯升高,即人們常說的“高血脂”。”鄭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劉恆亮說。血脂雖僅占全身脂類的極小部分,但因其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系,因此血脂異常時,脂質易在血管內沉積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由於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和發展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所以大多數血脂異常者並無任何異常的表現。血脂異常則通常是在進行血液生化檢驗(測定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時被發現的。 盡管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血脂高,但能堅持治療,並治療達標者僅占10%;特別是冠心病人中達到治療目標值的更低,只有5%。可見公眾對血脂異常危害性的認識還很不夠。 血脂異常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血脂代謝異常,其最重要、最突出的危害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從而造成相應器官或組織供血不足,導致冠心病、腦缺血或腦梗死及周圍血管病變。“動脈粥樣硬化堵塞血管,如果發生在心髒,就引起冠心病;發生在腦部,就會出現腦中風;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將導致視力下降、失明;如果發生在腎髒,就會引起腎動脈硬化,腎功能衰竭;發生在下肢,會出現肢體壞死、潰爛等。”劉恆亮說。“血脂異常危害很嚴重,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家族史以及男性50歲前、女性55歲前有早發性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是血脂異常的重點監護對象。”劉恆亮說。 不同人群對血脂的耐受程度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