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預後的因素很多,病因、血管痙攣和治療方法為主要因素。病因不同,差異較大。腦動、靜脈畸形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預後最佳,而血液系統疾病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效果最差。動脈瘤破裂的死亡率在55%左右。動脈瘤破裂未經手術夾閉,可再次發生出血。最常發生於第1次蛛網膜下腔出血後4~10天。每天發生率為1%~4%。前交通動脈瘤再出血的概率最大。第2次出血的病死率為30%~60%,第3次出血者幾乎是100%。但在第1次蛛網膜下腔出血後3~6個月再出血的危險性顯著降低,以後出血的病死率可能不會超過第1次出血的病死率。
患者的年齡、性別和職業以及第1次發病的嚴重程度,對復發的可能性似無關聯,但高血壓可能增加其危險性。血管痙攣也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約有13.5%的動脈瘤破裂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因血管痙攣而死亡或殘廢。在致殘病人中約39%因血管痙攣而引起。
隨著對蛛網膜下腔出血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和治療方法的改進,蛛網膜下腔出血的預後已有了很大改善。Cesarini對一地區20多年內動脈瘤破裂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預後進行分析,發現近10年來Hunt和Hess分級Ⅰ級和Ⅱ級病人的發病後6個月病死率明顯低於前10年(16%與34%),臨床症狀和生存質量也優於以前,但Hunt和Hess分級Ⅲ級至Ⅴ級病人的病死率無明顯改善。
對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首次血管造影未發現病因者,預後與頭顱CT上積血分布情況有關,屬於“中腦周圍蛛網膜下腔出血”的病人預後較好,再出血的概率也小於其他病人。這些患者的病死率僅6%,而找到動脈瘤的患者的病死率約為40%。除此之外,其他血管造影陰性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也比動脈瘤破裂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預後佳。文獻報道約80%血管造影陰性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能恢復正常工作,而只有50%的動脈瘤破裂引起的蛛網膜下腔出血病人能恢復健康。
(實習編輯:黃翠君)
1、要避免環境的干擾 心律失常患者要注意保持清淨的環境,避免受到嘈雜等干擾。由於很多外界因素如喧嘩、噪音等都可能影響到
概 述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有一些人們會患了高血壓疾病,特別是現在的人們的生活壓力很大,很容易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