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阻塞或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如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引起的心髒病。
病因
目前認為多種因素作用於不同環節可導致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這些因素也稱為危險因素。主要有:
1年齡、性別
本病多見於40歲以上人群,49歲以後發展較快。女性相比男性,發病率較低,但在更年期後發病率明顯增加。近年來,發病年齡有年輕趨勢。
2血脂異常
脂質代謝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其中總膽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最受關注。
3高血壓
血壓增高與本病密切相關。60%~70%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有高血壓,高血壓患者患本病較正常血壓者高3~4倍。
4吸煙
吸煙可造成動脈壁氧合不足,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吸煙者與不吸煙者比較,本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且與每天吸煙的支數成正比,被動吸煙也是冠心病的危險因素。
5糖尿病和糖耐量異常
與無糖尿病病人比較,糖尿病病人心血管風險疾病增加2~5倍,且動脈粥樣硬化進展迅速,未來10年發生心肌梗死的危險高達20%。
6其他
肥胖;缺少體力活動;進食過多的動物脂肪、膽固醇、糖和鈉鹽;遺傳因素;A型人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