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血壓
凡是高血壓病情較重或病程較長者多半會並發輕重不等的冠心病。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長期高血壓使血管內壓力持續增高,血液對管壁的沖擊力顯著加大,結果使血管內壁發生機械性損傷;血管內膜一旦損傷,膽固醇、甘油三酯很容易滲入血管壁,並在那裡沉積而形成微血栓,這些微血栓又不斷吸引血脂,增加沉積。當高血壓時,血管長期處於痙攣狀態,使管壁營養不良,也易引起膽固醇等脂質沉著。 還應指出的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尤易發生動脈硬化,其原因除了上述情況外,老年人多有動脈血管壁粘多糖代謝紊亂,使脂質更容易在動脈管壁上沉著,從而加速動脈硬化的過程。 2、高血脂 大家都知道,冠心病是一種多因素疾病,其中最重要的是高脂血症,當血脂含量長期處於高水平時,機體對血脂的調節作用發生紊亂,此時如果在精神緊張,情緒劇烈波動,血壓升高及吸煙過多的情況下可導致動脈內膜損傷,使本來不能滲入動脈血管壁內的血脂成分滲入了動脈管壁之中,並逐漸在那裡堆積起來,形成微小血栓,使管腔逐漸變窄,血流受阻,並且使動脈管壁彈性降低,質地變硬形成動脈粥樣硬化。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易患冠心病,主要原因是脂質代謝紊亂,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作為能量來源的葡萄糖大量流失,人體靠分解脂肪供給能量,使大量的甘油三酯、膽固醇及游離脂肪酸進入血液,從而為動脈粥樣硬化和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提供了條件,促進了冠心病的發生和發展。 4、肥胖 “有錢難買老來瘦”,“多去幾斤肉多長幾年壽”,這是很多人的口頭禅,意思是說人到了一定年齡,要保持適當的體態和體重,有利於減少疾病。的確,肥胖者冠心病的發病率較高,尤其是短期內發胖或極度肥胖者的發病率更高。國外學者研究表明,隨著體重增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梗死也增多。 肥胖人為什麼易患冠心病呢?這是因為過度的體重增加使心髒負擔加重和血壓上升,由於過多地食用高熱量食物,使血脂增高,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並加重,肥胖後體力活動減少又妨礙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部位側支循環的形成。減肥可以減輕高血壓、高血脂等的危險因素,也可減輕心髒負擔。因此,為了預防冠心病,應堅持運動鍛煉,注意預防肥胖。 5、吸煙 卷煙的煙霧中含有3000多種有害物質,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煤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等。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結合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結合力約大250倍,吸煙後進入血液的一氧化碳搶先與血紅蛋白結合,導致血液含氧量明顯減少,碳氧血紅蛋白可引起動脈內壁水腫,妨礙血液流通,在此基礎上膽固醇易於沉積,血小板易於附著,從而為動脈粥樣硬化奠定了基礎。冠心病人戒煙後,心絞痛發生次數明顯減少。因此,戒煙對防治冠心病有著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