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暇顧及健康
互聯網系統一旦啟動,就是24小時365天永不停息的運轉,對創始人的精神和身體是極大的考驗。 以下是《博客天下》一年前對張銳的專訪: 尤其是2012年B輪的時候,最難熬的兩個月,他常常失眠,半夜兩三點給人發郵件,探討產品設計或者商業模式。一大早,又跑到各大投資現場,唾沫橫飛地跟人闡述春雨的商業價值。同樣的內容,每天至少要講兩遍,還要回答各種八竿子打不著的問題。 “我確實很焦慮。”他說,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會擔心資金鏈斷了怎麼辦,早上又打起精神鼓勵自己說,自己的產品解決了那麼多人的痛苦,這麼有價值,一定會拿到錢,只是“緣分不到”。精神上的壓力很快反饋給身體,一個最明顯的變化是他兩邊的鬓角全白了,從醫多年的父親跟他說,這是植物神經紊亂。 由此得知,張銳一直處於高負荷的工作狀態。 前景再好,卻熬不過寒冬! 張銳曾是網易媒體人,具備敏銳的商業嗅覺。看病難一直是大家多年關心的話題之一,移動醫療市場也因此有著廣闊的發展“錢”景。 但互聯網醫療道路曲折!2015—2016年,互聯網醫療處於寒冬時期。目前移動醫療公司繼續發展,必須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必須有互聯網工具。比如SaaS的軟件,康康體檢網就是通過SaaS的軟件連接上下游,將相關數據匯聚起來。第二,必須要有細分領域最核心的醫生資源。第三,必須要有一個線下的網絡,企業必須要有一個落地的場所。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從空中到地面全部打通,這是醫療O2O下一步要重點考慮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