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先天性心髒病有哪些症狀?
輕微的小兒先天性心髒病是沒有明顯症狀的,一般是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才會表現出來。下面我們簡單介紹一些小兒先天性心髒病的常見症狀。
1、青紫
一般是出生後持續存在,也有可能是在出生後三至四個月逐漸顯現,在口唇、指(趾)甲床、鼻尖最明顯。
2、心髒雜音
多數先天性心髒病都可聽到雜音,這種雜音比較響亮,粗糙,嚴重者可伴有胸前區震顫。部分正常兒童會有生理性雜音。
3、體力差
由於心功能差、供血不足和缺氧所致,重症患兒在嬰兒期就有喂養困難,年長兒不願活動,喜蹲踞,活動後易疲勞,陣發性呼吸困難,缺氧嚴重者常在哺乳、哭鬧或大便時突然昏厥,易出現心衰。
4、易患呼吸道感染
多數先天性心髒病由於肺血增多,平時很容易患呼吸道感染,這就又進一步導致心功能衰竭,二者常常互為因果,成為患兒死亡的一大原因。
5、心衰
通常大多數是由於患兒有較嚴重的心髒缺損,而且臨床表現是由於肺循環、體循環充血,心輸出量減少所致,患兒面色蒼白,憋氣,呼吸困難和心動過速,血壓常偏低,肝大,但外周水腫較少見。
6、發育障礙
先天性心髒病的患兒往往發育不正常表現為引錄瘦弱營養不良發育遲緩等。

當爸爸媽媽們發現自家寶寶有上述部分症狀時,就應該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了,一旦確診是先天性心髒病,需由醫生做出最佳手術方案。目前絕大多數先天性心髒病都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小兒先天性心髒病的原因
1、胎兒發育環境的因素
子宮內病毒感染是引起先天性心髒病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其中又以風疹病毒感染最為突出。母親如果在妊娠前三個月內患風疹,則所產嬰兒的先天性心髒病患病率較高。其他如羊膜的病變、胎兒受壓、妊娠早期先兆流產、糖尿病、苯酮尿、放射線和細胞毒性藥物在妊娠早期的應用等,也會致使胎兒發生先天性心髒病。母親在懷孕期間吃了某些藥物,還會導致胎兒心髒畸形。
2、早產
早產也有可能導致先天性心髒病,這是因為早產兒的心室間隔在出生前還沒有完成發育,容易出現室缺的病症。而出生時體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兒血管收縮反應不強,更易患先天性心髒病。
3、高原環境
我國青海高原本病患病率遠較平原地區高,就是因為高原氧分壓低。高原地區先天性心髒病、動脈導管未閉和先天性心髒病房缺較多。
4、遺傳因素
遺傳因素是最常見的先天性心髒病原因。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先天性心髒病的,就可以考慮是遺傳因素所致。遺傳學的研究認為,多數的先天性心髒病是多個基因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