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類患者為什麼都是在凌晨這個時間段發病的,因為凌晨這個時間段,人從睡眠狀態到清醒狀態有一個交替過程,各內髒器官的適應性差,加之睡眠時人體比較缺水,特別是中老年人,不想夜間起床而控制少喝水或不喝水,就會造成夜間血管黏稠度升高,加大了腦中風的危險性。所以,在臨床上,大多數卒中發生於凌晨時間,而醫生趕到時已無力回天。
因此,在干燥的冬季,老年人如果不勤喝水,導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很容易增加腦中風的風險。 健康生活方式的五大元素 根據之前的研究證據,研究者將包含不吸煙、控制體重、保持規律運動、合理飲食和適量飲酒五種元素的方式定義為低風險的健康生活方式,提出保持低風險生活方式者發生卒中、心血管疾病以及(專題訪談咨詢)的危險顯著降低。 不吸煙:在該項研究中,與從不吸煙的女性相比,曾經吸煙女性的卒中危險稍有增加(RR=1.12),而當前吸煙女性的卒中危險有明顯增加,並且與每日吸煙量呈正相關。每天吸煙1~14支、15~24支以及25支或以上的女性,發生卒中的相對危險(RR)分別為1.85、2.59、2.39。當前吸煙者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的發生危險都明顯高於從不吸煙者,也高於曾經吸煙者。因此不吸煙的健康習慣對降低卒中危險有積極意義。 控制體重:研究者將指數(BMI)在18.5kg/m2至不足25kg/m2定義為低風險,鼓勵人們將自己的BMI控制在這個范圍內,降低卒中發病危險。在該研究中,與BMI不足25kg/m2者相比,BMI等於或高於25kg/m2者卒中危險隨BMI增加而逐漸增加,且BMI過高在男性中更易導致卒中發生。 規律運動: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是被很多學會團體肯定的預防慢性病措施。在該項研究中,與每周運動6小時或以上者相比,不運動者的卒中危險顯著增加(RR=1.73),隨著每周運動時間的增加,受試者發生卒中的相對危險也隨之降低。值得一提的是,女性卒中危險最低者每周運動時間在3.5~6.0小時之間。考慮到運動過量也可對人體造成傷害,研究者推薦每天30min以上的中等至高強度體力活動作為低風險生活方式的一個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