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有哪些症狀
1、頭腦不舒服:經常覺得頭發沉、發悶(頭部有緊箍和壓迫感),頭暈、頭痛,常伴有耳鳴,視物不清。
2、睡眠不好:入睡困難、易醒、多夢等。有些人需服用安眠藥才能入睡,有些人表現為貪睡。
3、近記憶減退:對人名、數字和最近發生的事情容易忘記,對童年或往事卻記得很清楚。
4、綜合判斷能力下降:對新事物的領悟能力減退,工作效率降低,自感不能勝任工作。
5、情感異常:常常因為生活中的小事激動、發脾氣、憂傷、情緒波動大,性格反常表現為熱情變淡漠、慷慨變吝啬、整潔變散漫。還有些病人可出現焦慮、抑郁或恐懼等情感障礙。
6、短暫的肢體麻木:一側肢體或肢體的一部分麻木、無力、感覺異常。
7、步態變化:步態慌張,小碎步,走路及轉身緩慢、僵硬或不穩。腦動脈硬化引起的精神症狀,大多起病緩慢,多數先出現頭痛、頭暈、失眠,繼而出現記憶減退,尤以近事記憶障礙為明顯。
引發動脈硬化的原因
1、肥胖
肥胖或體重過重的人,心髒負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機率也較高,因而增加粥狀動脈硬化風險。肥胖,易促發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胰島素阻抵抗症候群。
2、抽煙
香煙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會損傷動脈內壁,受傷的動脈內壁會卡住膽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積形成脂肪斑塊。同時,抽煙也會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痙攣,減少血流量。
3、高血壓
臨床及屍檢資料均表明,高血壓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明顯增高。此可能由於高血壓時,動脈壁承受特殊高的壓力,內膜層和內皮細胞層損傷,低密度脂蛋白易於進入動脈壁,並刺激平滑肌細胞增生,引發動脈粥樣硬化。
4、高血脂
臨床資料表明,動脈粥樣硬化常見於高膽固醇血症。實驗動物給予高膽固醇飼料可以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近年的研究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與極密度脂蛋白的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血中甘油三酯的增高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也有一定關系。新近的研究發現脂蛋白a〔Lp(a)〕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密切關系。
5、缺少運動
運動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幫忙身體把多余膽固醇從膽道與腸道排出體外,避免過剩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內壁。此外,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壓,消耗過剩熱量,使身體脂肪比重減少,肌肉比重增加,而減輕體重。因此缺乏運動的人很容易得到粥狀動脈硬化。
治療動脈硬化的常見方法
1、擴張血管,解除血管運動障礙。
①單硝酸異山梨醇,每次20毫克,每日2-3次;緩釋膠囊每次40毫克,每日1次;
②硝基地平緩釋片(拜新同),30毫克,每日1次;
③地爾硫卓(合心爽緩釋片)60毫克,每日1次。
2、調節血脂。在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的基礎上,血脂仍高於正常時,可用調脂藥。
①降低甘油三脂的藥物有:非諾貝特、阿伐他汀、吉非羅齊;
②降低膽固醇的藥物有:辛伐他汀、氟伐他汀、普伐他汀;
3、抗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藥物可防止血栓形成,防止血管阻塞性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常用藥物有:腸溶阿司匹林、噻氯匹定等。
4、溶解血栓藥和抗凝藥。對動脈內血栓導致管腔狹窄或阻塞者,可用溶解血栓藥、抗凝藥,如尿激酶、重組組織型纖維旦白溶解酶原激活劑、肝素等。
(1)要注意控制情緒,避免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因為不良刺激及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可使血壓突然升高,進而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而發病。故預防腦血管病首先應注意控制情緒,避免過度緊張與疲勞。
(2)要注意節制飲食,做到有規律、有限度、有范圍。祖國醫學認為,飲食氣辛竄而辣者,可助火散氣;氣重而甘者多助濕生痰,進而導致髒腑功能失調,而誘發腦血管病。故應注意節制飲食,做到定時定量,不要吃得太飽和過鹹,少吃肥肉、辣椒、生蔥、大蒜等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之品,多吃一些新鮮水果和蔬菜。
(3)生活有節律,勞逸應適度,因為過勞則傷氣,過逸形肥而髒弱,均易發生腦血管病。故從事腦力勞動及進入中老年之後,要注意勞逸結合,可適當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誠如《庭訓格言》所述:“平人以勞為福,以逸為禍也。”“節飲食,慎起居,實為卻病之良方也。”
(4)要注意節制性生活,保腎精。房事過度可致腎水虧虛,肝木失養,肝陽上亢,肝風內動,而發生腦血管病。所以,應注意節制性生活,保護腎精。
(5)要保持大便通暢。大便秘結,排便時用力過猛,可使血壓突然升高,而發生腦血管病。因此,血壓偏高或有腦血管病先兆的中老年人,應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大便秘結。
(實習編輯:梁慧儀)
概 述 我們知道的,一般先天性心髒病是一種不會隔代遺傳的疾病。需要積極的治療的,而且年長的先天性心
概 述 高血壓這種疾病在我們生活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了,這種疾病對於我們身體來說,危害還是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