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動脈夾層常產生類似MI的胸痛。其胸痛的部位常較高,近胸的出口處;呈撕裂狀;起病常較AMI更為突然;疼痛迅速達高峰且范圍廣泛,常反射到背、腰、腹和小腿;疼痛多持續不緩解,雖可有休克症狀,但病程中常伴有高血壓。主動脈夾層可產生壓迫症狀,致使雙側上肢的血壓不一致,單或雙側脈搏、頸動脈搏動減弱等。X線和超聲心動圖檢查可發現主動脈明顯增寬,無AMI心電圖及血清酶學的特征性改變。為肯定主動脈夾層,常需做超聲波檢查主動脈造影和(或)磁共振檢查。如主動脈夾層侵及冠狀動脈時可出現MI,但很少見。大約5%~10%的主動脈夾層患者沒有胸痛。
2、不穩定型心絞痛其疼痛部位和性質雖與AMI相似,但心絞痛發作時間一般不超過半小時;多不伴有惡心、嘔吐、休克等;無血清酶學的特征性變化(心肌肌鈣蛋白T可以增高);發作時雖有ST段和T波改變,但為一過性,心絞痛發作時ST段明顯下降,或伴有T波倒置,應注意與非ST段抬高型MI鑒別。變異性心絞痛發作時,ST段明顯抬高,T波直立,並可伴有室性心律失常或緩慢性心律失常,對應導聯ST段明顯下降,類似AMI早期圖形,但發作緩解後,ST段很快回到等電位線上。心絞痛發作時一般不出現病理性Q波。動態觀察血清酶學及心肌肌鈣蛋白T的變化是鑒別診斷的要點之一。 3、肺動脈栓塞肺動脈栓塞起病突然,有胸痛、氣急、發绀、咯血或休克等表現,如無咯血症狀有時極似AMI。但前者的發熱與白細胞增高多在24h內出現;心髒體征方面可發現肺動脈瓣區第2心音亢進;肺動脈栓塞心電圖改變較AMI快速而短暫,其心電圖呈急性電軸右偏,右室擴大及SⅠQⅢTⅢ,Ⅰ導聯新出現S波,異常Q波在Ⅲ導聯甚或aVF導聯伴有T波倒置,但Ⅱ導聯不出現Q波,有明顯順鐘向轉位;血清乳酸脫氫酶總值可增加,但其同工酶(LDH1)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PK-MB)不升高。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掃描有助於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