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適量的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心髒必需的營養物質,能夠增強抵抗力,但攝入過多的蛋白質對冠心病不利。因蛋白質不易消化,能夠加快新陳代謝,增加心髒的負擔。有學者觀察,過多的攝入動物蛋白,反而會增加冠心病的發病率。所以蛋白質應適量。每日食物中蛋白質的含量以每公斤體重不超過1克為宜,應選用牛奶、酸奶、魚類和豆制品,對防治冠心病有利。
2、飲食宜清淡、低鹽。對合並高血壓者尤為重要,食鹽的攝入量每天控制在5克以下。可隨季節活動量適當增減。例如:夏季出汗較多,戶外活動多,可適當增加鹽的攝入量。冬季時,出汗少,活動量相應減少,應控制鹽的攝入。 3、控制總熱量,維持正常的體重。糖在總熱量中的比例應控制在60%-70%。宜多吃些粗糧,以增加復雜的糖類、纖維素、維生素的含量。單糖及雙糖等應適當控制,尤其是高脂血症和肥胖者更應注意。 4、限制脂肪。脂肪的攝入應限制在總熱量的30%以下,以植物脂肪為主。適當的吃些瘦肉、家禽、魚類。據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表明,歐美人冠心病發病率高,而亞洲的日本人冠心病的發病率低。我國的舟山漁民和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幾乎不患冠心病。 歐美人平均每日吃魚20克,日本人每日吃魚100克,舟山和愛斯基摩人每日吃魚300克~400克。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海魚的脂肪中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它能夠影響人體脂質代謝,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血清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從而保護心血管,預防冠心病。 由此可見,多吃海魚有益於冠心病的防治。膳食中應控制膽固醇的攝入,膽固醇的攝入量每天應少於300毫克,一個雞蛋中的膽固醇接近於300毫克,當患有冠心病時,應控制雞蛋的攝入,應每日半個雞蛋或每兩日一個雞蛋。不可一日吃數個雞蛋。要限制動物的內髒、腦等。 5、要多吃一些保護性食品。如洋蔥、大蒜、紫花、苜蓿、木耳、海帶、香菇、紫菜等。研究人員發現大蒜和洋蔥含有精油,這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有效成份。精油是一種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是烯丙基二硫化物和二烯丙二硫化物。如果按每公斤體重1克的標准吃生大蒜,或者每公斤體重2克的標准吃生洋蔥,就可以起到預防冠心病的作用。 適量飲茶可防治冠心病。茶葉具有抗凝血和促進纖維蛋白溶解的作用。茶葉中的茶多酚,可改善微血管壁的滲透性,能有效的增強心肌和血管壁的彈性和抵抗力,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的程度。茶葉中的咖啡因和茶鹼,可直接興奮心髒,擴張冠狀動脈,增強心肌功能。 6、供給充足的維生素、無機鹽和微量元素。膳食中應注意多吃含鎂、鉻、鋅、鈣、硒元素的食品。含鎂豐富的食品有小米、玉米、豆類及豆制品、枸杞、桂圓等。鎂可以影響血脂代謝和血栓形成,促進纖維蛋白溶解,抑制凝血或對血小板起穩定作用,防止血小板凝聚。 含鉻豐富的食品,如酵母、牛肉、肝、全谷類、干酪、紅糖等。鉻能夠增加膽固醇的分解和排洩。動物實驗證明,微量鉻可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降低膽固醇。含鋅較多的食品有肉、牡蛎、蛋、奶。科學家認為鋅銅比值可影響血清膽固醇的含量。 含鈣豐富的食品有奶類、豆制品,海產品如蝦皮等,近年的研究表明,膳食中的鈣含量增加,可預防高血壓及高脂膳食引起的高膽固醇血症。當增加鎂的攝入時,上述症狀可得到緩解,甚至消除。提高人們在鈣的攝入量時,也就增加鎂的攝入量。含硒較多的食物有牡蛎、鮮貝、蝦皮、海蝦、巴魚等。補硒能夠抗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全血粘度、血漿粘度,增加冠脈血流量,減少心肌的損傷程度。 多吃蔬菜和水果有益於心髒。蔬菜和水果是人類飲食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無機鹽、纖維素和果膠。凡綠色蔬菜或黃色蔬果中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它具有抗氧化的作用,維生素C能夠影響心肌代謝,增加血管韌性,使血管彈性增加,大劑量維生素C可使膽固醇氧化為膽酸而排出體外。猕猴桃、柑桔、檸檬和紫皮茄子含有豐富維生素C,應多吃含維生素C較多的食品。心律失常是臨床最常見的心血管症狀之一。輕者可無任何不適,查體時可被發現;重者可危及生命。 為什麼要區分病理性和功能性心
心髒六大高危時刻: 1、清晨起床後 有研究發現,清晨心髒病發作危險增加40%。原因是,人體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