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時心跳頻率加快,心動周期縮短。心律跳動的快慢受窦房結控制。可是心髒一生中並不是一定如此循規蹈矩,當異位起搏點搶先起搏時就會出現早搏。同樣是偶爾幾次早搏,絕大多數人沒有不適感覺與反應症狀,可是卻有少部分人就可能出現胸悶、心悸或者心跳到喉嚨口的感覺。如果區分不了究竟是生理性的還是病理性的,對早搏不明真相,不懂得它發生的機理,還真讓人提心吊膽。許多人會因此中斷了常年的健身運動。
有文獻報道:對千名心髒機能正常人的24小時動態心電圖跟蹤研究,發現他們中的大部分有過幾次早搏而本人卻沒有感覺到。然而,一旦被告之,其中有些人便會有心髒“懸空”之類的不適主訴。專家們指出,一個健康的心髒,在沒有器質性病變的情況下,可能受過度疲勞,飲用烈酒,喝濃茶,使用某些藥物等諸多心外因素的影響,波及心髒,引起早搏,這些生理性的異常搏動只要去除誘因,早搏自會消失。又如迷走神經興奮性增高,使心動過緩,心髒的低級起搏點因等不及正常的搏動來臨便提前起搏,由此產生早搏症狀。此時只要隨著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早搏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