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病人的自我感覺是典型的心髒早搏的描述。所謂早搏,是指在有規律的心髒搏動過程中發生了額外的心髒搏動,由於這種異常的搏動常常發生在正常搏動之前,所以稱其為早搏。其實未必所有的額外搏動都是提前產生的,因此叫做異位搏動或者額外搏動更加確切。正常的心髒跳動是十分有規律的,我們已適應了它的跳動,所以平時不會感到它在跳動。但是,一旦出現了額外搏動,擾亂了心髒跳動的正常節律,病人就會感到心慌,或者心律不齊。尤其是在發病初期或對較為敏感的人來說,常會感到非常不適,但久病之後,病人又往往會逐漸習慣(但是疾病依然存在)。
一般來說,心髒異位搏動分為兩類,一類是房性早搏,一類是室性早搏。這是按早搏發生的部位決定的,需要通過心電圖檢查加以區分,房性早搏對病人影響較小,室性早搏對病人影響較大(但也要視病情來決定)。 引起室性額外搏動的原因很復雜,臨床上也將其分為兩類,一類叫做功能性早搏,即一時找不到確切的病因,病情表現尚穩定,多見於年輕人和女性。其特點是活動後早搏減少,早搏出現的次數不多,往往因勞累、睡眠少、喝濃茶、喝咖啡、飽餐、飲酒、月經來潮、腰帶過緊等原因誘發。另一類屬於病理性早搏,多見於各種心髒病患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風濕性心髒病、肺源性心髒病、先天性心髒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髒病以及高血壓病等。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極易發生病理性室性早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