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窦房結的器質性損害,引起其相應功能障礙而出現的心律失常。常見原因為器質性心髒病,尤其是冠心病;其次還可見於白喉、紅斑狼瘡、惡性腫瘤、全身栓塞、外傷手術損害以及累及窦房結的硬化-退行性病變等。
臨床表現本病進展緩慢,可達幾年至十幾年:①器官灌注不足的表現:如腦部表現(乏力、肌瘤、記憶障礙和失明、頭暈、昏厥),心髒表現(心率緩慢、快-慢心率交替、心絞痛、進行性心衰、心髒驟停)以及間歇性少尿和胃腸不適等;②心律失常類型:嚴重的窦性心運過緩(少於50-40次/分),窦性停搏,窦房阻滯,心動過緩-心動過速綜合征,持久而緩慢的房室交界區逸搏心律,合並房室傳導阻滯、束之傳導阻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