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一些心髒病專家主張發病後1小時內死亡作為猝死的標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以發病6小時內死亡為計算標准。根據經驗,發生猝死患者最多的原因是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心動過速、室顫及傳導阻滯引起猝死的發生率最高。
有的學者認為,如果以1小時為限的話,則絕大多數屬於心源性猝死,其病因主要為心肌炎、心肌病、急性巨大肺動脈栓塞、巨大動脈瘤破裂、原發性肺動脈高壓、Q-T延長綜合征、冠心病等,以冠心病的猝死率為最高,約占總猝死病人的70%~90%。近年來研究證明,直接引起猝死的原因是原發性室顫。
心律失常患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1)正確對待、心胸開闊:心律失常患者要心胸開闊,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不要因為患了心律失常而憂心憧憧。盡管心律失常是一種病態,但一般心律失常的患者能夠同健康人一樣地生活、學習和工作。只要早發現,早治療,心律失常並非不能控制。
(2)積極治療原發病,按時服藥。
(3)合理安排休息與活動:心律失常患者宜適當地進行些鍛煉,如養魚、種花、散步、練太極拳、保健操、練氣功等。只有嚴重心律失常,心功能極差的病人才應長期休息。
(4)隨季節、氣候變化調節生活起居:在氣候變化大、季節交替的時候要采取措施,預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5)注意安排合理飲食,戒煙、戒酒。
(6)養成良好的大便習慣,不要因為便秘而發生意外。
(7)定期到醫院檢查,復查有關項目,合理調整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