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可見於各種器質性心髒病,其中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髒病簡稱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風濕性心髒病簡稱風心病為多見,尤其在發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時。心律失常是由於窦房結激動異常或激動產生於窦房結以外,激動的傳導緩慢、阻滯或經異常通道傳導,即心髒活動的起源和或傳導障礙導致心髒搏動的頻率和或節律異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組疾病。它可單獨發病亦可與心血管病伴發。可突然發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續累及心髒而衰竭。
關於心律失常的五個誤解 誤解一:心跳快=壓力大。 壓力大會增加靜息心率(休息時的心率,正常為70—80次/分鐘),有時會導致心率增加到每分鐘100多次,造成心動過速。但是壓力只不過是心跳加快的一種原因,吸煙、大量攝入咖啡、脫水、發燒以及貧血也會導致心跳加快。 誤解二:心律失常=心髒病。 只要不伴有胸悶、胸痛或氣短,偶爾感覺心跳快或心跳加速屬正常現象。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教授戈登·F·托馬塞裡表示,雖然絕大部分心律不齊不構成危險,但是如果新近發現心律失常且頻繁發生,那麼就應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