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為全身疾病的一部分,重者症狀明顯,輕者可無症狀,往往在臨床上不易認識。心肌炎是感染性疾病,有細菌性和病毒性。病毒性心肌炎以柯薩奇B組及埃可病毒所致者最為多見。心肌炎症狀可發生在病毒感染的急性或恢復期。典型病例在心髒症狀出現前數日有呼吸道或腸道感染,可伴有發熱、咽疼痛、腹瀉、皮疹等症狀,繼之出現心髒症狀。心肌炎的臨床表現輕重懸殊很大,輕者可無症狀,極重者則爆發心原性休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於數小時或數日內死亡和猝死。其中約1/4病例表現惡心、嘔吐、胸痛為主要症狀而易誤診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嚴重心肌炎,因心肌缺血而引起疼痛,但由於內髒感覺不敏銳及小兒表達能力差說成是腹痛,被誤診為消化道疾病,以致延誤及時做出真確診斷並積極采取措施。
心肌炎診斷依據主要依靠綜合臨床資料,故必須認真觀察排除其他心髒病。聽診檢查可見心間區第一心音明顯低,或安靜時有心動過速。心電圖異常可見偶發性早搏以外的異位節律,或明顯的ST-T改變和低電壓。病程早期可有血清CPK、GOT、LDH增高,病程中多有抗心肌抗體增高。
現代醫學對心肌炎目前尚無有效的方法。一般多采取綜合性治療措施。如並發性心力衰竭必須及時控制,根據病情輕重緩急選用適當的洋地黃制劑。還可采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維生素C等一類藥物,同時要臥床休息以減輕心髒負擔及減少耗氧量。
中醫認為心肌炎是由外感風熱或風濕引起。前者多發於冬春,後者常見於夏秋。風熱感人,先襲肺衛,作用於人體之後易傷肺之氣陰。由於肺氣貫心脈,而百脈又朝於肺,所以在肺之氣陰不足的情況下,勢必導致心的虛損,形成心肺兩虛的病症。風濕內侵,病從脾始,醫傷脾之氧氣。由於心主血,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在脾陽不足的情況下,會直接影響到心陰的不足,出現心脾同病的現象。正虛是因邪祛正傷,或反復感染引起機體陰羊的偏勝偏衰,而由此產生的痰濕阻絡,血淤氣滯,郁熱內熾,使心氣勞損,久虛不復,而導致心肌病變。
(實習編輯:黃翠君)
概 述 窦房傳導阻滯這個病如果能夠得到很好的確診,那麼治療起來也就會比較好,但是這個診斷比較難,需
高血壓病因不明,其發病竟與食鹽有關,攝入食鹽多者,高血壓發病率高,有認為食鹽<2g/日,幾乎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