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缺乏相對性,隨著治療手段的改進,病人的生命可以延長,但由於不可治愈性,多數病人需在相當長生存的時間內帶病生存。因而如何使病人在有限的生存時間內恰當配合藥物治療和輔助治療,以獲得最佳生存質量,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我科從2000~2002年共收治擴張型心肌病人20例;年齡在50~70歲之間;男16例,女4例;死亡1例。現總結如下。
1輔助療法教育1.1輔助療法是DCM必不可少的措施,可增強和鞏固藥物效果,藥物治療需與輔助療法同時使用。包括:限制鈉鹽攝入、限制飲食增加維生素、蛋白質及微量元素攝入、限制活動、預防上感、情緒調節等。
1.2擴張型心肌病保健方式采用口頭宣教及宣傳手冊等具有可重復性方法進行教育,內容包括:(1)輔助療法有什麼重要意義?(2)什麼是輔助療法?(3)如何減少食鹽的攝入?(4)病人應有什麼膳食結構?(5)飲酒、勞累、上感、情緒、貧血、高血壓等對DCM有什麼影響?如何避免上述不利因素。在查房和做治療與病人接觸中進行宣教使病人逐漸掌握或認知以便配合治療。
2生存質量教育病人的生存質量是指已經患病的病人在接受治療過程中對自身所患疾病、治療措施以及健康狀態如何認識的問題。有學者將其概括為3個方面,即病人的行為能力、自我感知和症狀。DCM病人的生存質量肯定低於正常人群。DCM的症狀與其有關心理障礙及藥物治療等均是影響病人生存質量的因素。為此病人的生存質量教育我們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2.1確定適應DCM的行為能力矯正不利疾病的行為方式。
2.1.1評估病人心功能,確立相應行為能力標准。
2.1.2指導行為能力原則[1]:(1)活動不出現疲勞、擴張型心肌病保健呼吸困難或胸悶等為限度,心率作為一個指導運動指標,在心髒病人中的價值是有限的,尤其是已用洋地黃或β-受體阻滯劑的病人,應避免競技性運動,以誘發症狀出現及心律失常。(2)有輕度心功能不全者,囑其多臥床休息,免勞累。(3)以人為本,盡量維持以前生活習慣,如飲食、睡眠、排洩等,除非違背治療原則時做必要調整,以往大多數醫務人員總是要求病人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而忽視了生活習慣改變越大,造成病人精神創傷的可能越大。
2.2DCM病人有憂慮、挫折、抑郁等心理傾向,這些與疾病有關的心理障礙,與病人對所患疾病的認識,對治療效果及預後的看法即自我認知有關。因而有關疾病的治療的教育也不容忽視。應做好心理護理,針對文化素質較高,性格堅強,有自控能力的病人,給予全面真實教育,以誘導病人調動自身積極抗病因素,進行藥物治療和輔助治療,並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對達不到上述素質的病人仍采取保護性醫療態度,避免病人悲觀、失望、沮喪、挫折等情緒,而影響對病情和治療態度,抹殺了積極抗病因素,避免出現嚴重的心理障礙,影響生存質量,同時教育家屬提供情感支持,給予理解和關愛。
2.3合理藥物治療通過改善症狀來改善DCM病人的行為能力和自我感知,從而可以改善病人的生存質量。但有部分病人在藥物控制了心衰同時反而生存質量降低。抗心衰治療的同時DCM病人的心情、水腫改善,但藥物引起不良反應卻對生存質量造成嚴重損害,如洋地黃引起食欲減退、嗜睡、抑郁等;利尿劑引起味覺異常、口干、淡漠等[2];血管擴張劑引起體位性低血壓;還有部分藥物直接影響病人的心理狀態,如β-受體阻滯劑的病人抑郁發生明顯增加[3]。因此,DCM病人在藥物治療時,通過宣教使病人理解,對藥物治療應有長遠思想准備,不急於求成,不輕易中斷,學會藥物治療自我護理即自我觀察藥物是否有效、症狀改善是否顯著,密切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在做出院指導時告之病人,在藥效不明顯時或有較嚴重不良反應時到醫院復查調整。小結:健康教育在護理治療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本文的教育方法以病人為中心,著眼於輔助治療,生存質量,強調全面治療,經試用有效可行。
(實習編輯:黃翠君)
血管疾病越來越威脅我們的健康,腦出血、冠心病等等。研究表明,科學飲食是預防動脈硬化的主要措施,下面為大家推薦幾種有助於預
故事: 蘇西跌倒了,雪麗看到蘇西跌倒就立刻問了蘇西“三個問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