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症狀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表現之一,而且易為病人和醫生所忽視,是冠心病不良預後的高危因素,可造成心肌可逆性或永久性損傷,並引起心絞痛、心律失常、泵衰竭、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動態心電圖是臨床上檢測無症狀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
研究員對400例冠心病患者進行了動態心電圖檢測的研究實驗,400例冠心病患者均經過24h動態心電圖檢測。其中男250例,女150例;年齡≥50歲248例,35~49歲141例,<35歲11例。
采用北京美高儀軟件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ECGLAB型24h全信息記錄儀,應用12導聯同步記錄。無症狀心肌缺血的動態心電圖診斷標准:以R波為主的導聯,QRS時限<0.10s,出現ST段水平或下斜型壓低≥0.1mV(J點後80ms),持續時間≥1min,為一陣次心肌缺血。
結果發現,400例冠心病患者,在日常活動下,共檢出心肌缺血3800陣次,其中無症狀心肌缺血2852陣次(75%),而有症狀發作948陣次(25%),平均ST段壓低0.1~0.3mV。在2850陣次的無症狀心肌缺血中,06~12點之間1440陣次,占無症狀心肌缺血發作總數的50.5%;12~18點之間647陣次,占無症狀心肌缺血發作總數的22.7%;18~24點之間409陣次,占無症狀心肌缺血發作總數的14.3%;00~06點之間354陣次,占無症狀心肌缺血發作總數的12.5%
。無症狀心肌缺血發作高峰位於06~12點,隨後逐漸遞減,00~06點出現最少。可見無症狀心肌缺血大多發生在白晝(06~18點),且多在上午,白晝是夜間(18~06點)的2.74倍,但夜間心肌缺血時間較長,ST段壓低明顯。將晝夜無症狀心肌缺血發作比較,其晝夜缺血差異均具有顯著性(P<0.05)。
研究結果顯示,對400例冠心病患者進行24h動態心電圖檢測,在檢出3800陣次心肌缺血中,無症狀心肌缺血占75%,明顯高於有症狀心肌缺血(25%),無症狀心肌缺血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可能與缺血發作時未達到痛阈,缺血程度或持續時間短,疼痛阈值較高,全身疼痛刺激感知缺陷或心絞痛警示系統缺陷等有關。
心肌缺血並不取決於疼痛的存在與否,相當一部分心肌缺血在性質上是無痛性的,對已經存在冠心病患者的這種無症狀心肌缺血提示預後不良。無症狀心肌缺血發作有明顯的晝夜節律,並且此節律變化與心率呈正相關,最高心肌缺血峰與24h內最高心率幾乎吻合。90%ST段壓低開始時心率加快,其發生機制與交感神經張力增加、兒茶酚胺及皮質類固醇激素分泌增加有關。無症狀心肌缺血患者因無明顯症狀而易忽視,而動態心電圖是臨床上檢測無症狀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對臨床評估無症狀心肌缺血的預後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實習編輯:黃翠君)
年輕人的壞毛病,全是易患因素 事實上,近年來心肌梗死的患者不管是老年人還是年輕人都比以往增加了不少,按任醫師的話說,如
四大因素使血壓達標遭遇瓶頸 高血壓是腦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髒病的重要危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