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硬化的藥物治療
凋整血脂藥物
(一)消膽胺陰離子交換樹脂,服後與膽汁酸結合,增加膽固醇與膽酸的排洩而降低血膽固醇,副作用:胃腸道反應較明顯。
(二)安妥明降低血漿甘油三酯作用較降膽固醇為明顯,其主要作用為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副作用:除惡心、腹瀉外,且可引起肝功損害,血清GPT增高,故服用時應定期檢查肝功能。

(三)煙酸有降低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主要通過抑制肝髒產生極低密度脂蛋白轉化為低密度脂蛋白進入血循環而降低膽固醇。服用後常有皮膚潮紅、搔癢或胃腸道反應等副作用,並可引起血尿酸增高、血糖增高及肝功能損害,因此宜在進餐時服用,開始用小劑量(0.1-0.2g),以後逐漸增加,並定時檢查肝功能、血糖及血尿酸。
(四)不飽和脂肪酸不飽和脂肪酸在食用玉米油,豆油及紅花油中含量較高,可抑制小腸對脂質的吸收,以及膽汁酸的再次吸收,從而減少膽固醇的合成。臨床上所用以亞油酸乙酯為主的復方如益壽寧、血脂平及心脈樂等。
(五)藻酸雙酯鈉有明顯降低甘油三酯及膽固醇作用,可抑制動脈壁脂質的沉著和結締組織的增生,並有抑制凝血酶活性和血小板聚集作用。
(六)中草藥澤瀉、茶樹根、月見草及花粉等均有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