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動脈瘤非手術治療主要目的在於防止再”出血”和控制動脈痙攣等。適用於下述情況:①病人病情不適合手術或全身情況不能耐受開顱;②診斷不明確需進一步檢查;③病人拒絕手術或手術失敗;④作為手術前後的輔助治療手段。防止再出血包括絕對臥床休息、鎮痛、抗”癫痫”、安定劑、導瀉藥物使患者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
抗纖維蛋白溶解劑(”氨基己酸”、抗凝血酸、抑酞酶等);控制血壓。預防及治療腦動脈痙攣,使用鈣拮抗藥如”尼莫地平”,腦脊液引流,使用皮質類固醇藥物等。用經顱超聲監測顱內動脈,維持正常的腦灌注壓。根據病情退熱、抗”感染”、加強營養,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監測心血管功能。要嚴密觀察生命體征及神經系統體征變化。對”昏迷”病人需加強特殊護理。 (1)控制性”低血壓”:是預防和減少動脈瘤再次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不宜降得過多,最好用經顱超聲監測。因為出血後”顱內壓增高”,若再伴有動脈痙攣,腦供血已相應減少,血壓降得過低會造成腦灌注不足而引起損害。通”常降”低10%~20%即可。”高血壓”患者則降低收縮壓原有水平的30%~35%,同時注意觀察患者病情,如有頭暈、意識惡化等缺血症狀,應予適當回升。 蛛網膜下腔出血後可能出現顱內壓增高及腦積水,應用甘露醇、腦室引流、維生素E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 (2)降低顱內壓:甘露醇不僅能降低顱內壓,增加腦血流量,推遲血-腦脊液屏障損害並減輕腦水腫,還能增加手術中臨時阻斷腦動脈的時間。動物試驗證實甘露醇對腦組織有保護作用。在其保護下,缺血腦組織的腦電波能恢復得較好。維生素E加地塞米松和甘露醇有很強的抗水腫作用。如再加上人造血效果更佳。給蛛網膜下腔出血的Ⅱ及Ⅳ級病人可使用甘露醇,每小時給20%甘露醇1.5mg/kg,以後2天增加20%,臨床症狀顯著進步,在24h即恢復到Ⅰ或Ⅱ級。甘露醇保護腦組織的具體機制尚不清楚,動物試驗阻斷局部腦血流30s,出現可逆性變化;阻斷120min,則出現神經細胞的皺縮,星形細胞膨大;12h星形細胞崩潰;24h神經細胞即已破壞,出現大量粒性白細胞。一支毛細血管阻塞120min後,管腔即變小,內皮細胞增多。可見腦梗死的形成是很快的。而在應用甘露醇後120min,毛細血管及神經細胞均未發生明顯的病理性改變。用動物的腦水腫模型發現:5例應用甘露醇並阻斷血流2h,僅1例出現腦水腫。阻斷4h,仍半數有效。如阻斷6h,則無作用。所以甘露醇的有效作用時間大約為2h。用兔做試驗,如用甘露醇加人造血,則阻斷6h仍無腦水腫出現。但單純用甘露醇或人造血,則不能控制丘腦出血性腦梗死的發生。心髒功能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心衰是各種心髒疾病的終末階段,患者往往會出現呼吸困難、水腫、睡覺不能平臥等症狀,甚至威脅
概 述 在臨床醫學中心肌梗死是指冠狀動脈阻塞,血流中止,然後致使部分心肌因為持久性缺血而形成局部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