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濟失調型:可單獨或與其他型同時出現,主要病變在小腦,表現為步態蹒跚,穩定、協調,平衡能力差,指鼻試驗錯誤,肌張力低下。
2、肌張力低下型:小時表現異常安靜,抬頭無力,顯示發育遲緩,自主動作少,仰臥似蛙,俯臥頭不能主動偏向一側,肌張力普遍低下,關節活動過度,喂養困難,語言遲緩,有時吐字不清,占腦癱患兒的20%左右。

3、痙攣性腦癱:小兒腦癱可以表現為痙攣性偏癱、雙癱、四肢癱及痙攣性截癱。約占腦癱患兒的75%,常與其他型症狀混合出現。弛緩性雙癱(即軟癱或肌張力低下型癱)系痙攣性癱瘓的一個特殊過程,最後都將轉為痙攣性癱或手足徐動症。
4、混合型:同一患兒可出現上述2~3個型的小兒腦癱症狀,手足徐動與痙攣症狀並存,部分部位或某些症狀下,肌張力又明顯降低。這些都是小兒腦癱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