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循環下直視糾治術:適合於各類肺動脈口狹窄的治療,病人體位、胸部切口和心髒大血管解剖步驟均如低溫直視手術,在3mg/kg肝素化後,於升主動脈插入動脈灌注管,經右心耳和右心房分別插入上、下腔靜脈引流管,建立體外循環後開始血液降溫,按心功能狀況和病變復雜程度,將病人鼻咽溫度降至32~28℃間,主動脈阻斷後在升主動脈根部快速注入冷心停搏液,心包腔用冰水澆注,心髒表面用小冰袋局部降溫保護心肌,然後阻斷上、下腔靜脈繞帶,切開肺動脈或右室,施行肺動脈瓣直視下交界切開術和/或漏斗部肥厚肌肉切除術流出道擴大補片來。
漏斗部肥厚肌肉切除應包括隔束、間束和部分室上嵴垢肥厚肌肉,心內肥厚肉柱應予以切除,以疏通流出道,但需避免切斷鄰近乳頭肌、圓錐肌和調節束,疏通後的流出道直徑成人應大於1.7cm,兒童應大於1.4cm左右,否則應用心包片裁剪成一個梭形補片以擴大流出道,狹小的肺動脈瓣環亦應切開直至右室流出道,然後用織片或心包片予以擴大。跨瓣環補片會產生肺動脈瓣關閉不全,術後可能產生右室衰竭。為避免產生嚴重肺動脈瓣關閉不全,安全渡過術後危險期,可采用帶瓣葉補片擴大肺動脈瓣環,避免因瓣環擴大而導致肺動脈瓣關閉不全。術畢右室和主動脈根部分別插針排氣,開放主動脈阻斷鉗,必要時電擊去顫使心髒復跳。待復溫至35℃,心搏有力和血壓穩定後停止體外循環,先後拔除上、下腔靜脈插管和動脈灌注管,按每公斤體重魚精蛋白4.5cm靜脈滴注以中和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