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踝以下分布著近30多個穴位,五髒六腑、四肢百骸在腳部都有對應的反射區。
可以說,從腳腕至腳底,是保健養生的一個‘重鎮要區’。”某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指出,經常轉動腳腕,的確可以對高血壓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同時可以減緩身體老化速度,還能靈活骨關節。“昆侖、申脈、金門、丘虛、解溪、中封、商丘、太溪等穴位,都在腳踝周圍,在轉動腳踝時,可以刺激這些穴位,起到保健作用。”姜良铎舉例說,如昆侖穴,位於腳踝外側,在外踝頂點與腳跟相連線的中央點。此穴是人體足太陽膀胱經上的主要穴道之一,刺激它可以治療頭痛、腰痛、高血壓、怕冷症等。而商丘穴位於人體的足內踝前下方凹陷中,刺激它可以治療腹脹、便秘、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