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回放:博士生魂斷急診室
據報道,戚錦典死前已出現諸多不適症狀。4月10日,他由於感冒不適,到校醫室看病。11日早上,他前往學校附近某醫院就診,病歷上寫著"發熱、頭暈、乏力,無流涕";下午他打完點滴,回寢室後出現嘔吐等不適。12日早上7時,他再次到醫院接受輸液治療,不一會兒嘔吐了一次,後來面色發白、眼睛腫紅。10時許,醫生准備讓他轉院治療,但因轉院問題存在意見不一,贻誤了治療時間。11時,他出現心律不正常、心髒驟停,需要立即搶救。下午2時30分,醫生宣告戚錦典搶救無效死亡。其死亡醫學證明書上的"死亡原因"是"心室顫動",醫院初步懷疑與"急性重症心肌炎"有關。同學說,戚錦典平時雖然學習用功,但每周仍堅持打兩次羽毛球,有時還在校園內跑步。 現狀:該病死亡率高、預後差 心肌炎主要分為感染性、變態反應性、中毒性心肌炎三種,病毒性心肌炎屬於感染性心肌炎。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譚寧介紹,輕度病毒性心肌炎通常表現為心律失常,一般1~2周可治愈。但重度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險,死亡率高,即使積極治療病程也通常長達1個月,甚至數年。 為什麼說急性重症心肌炎是醫學難題?譚寧告訴記者,急性重症心肌炎是一種罕見病,但卻極其"凶險"。急性重症心肌炎也稱重症暴發性心肌炎,是病毒性心肌炎中的重症期的表現,其發病迅速,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高達70%~80%,且治療效果差,"此病不能100%治好,治療後有較大可能存在後遺症。"譚寧說。 發病:少年兒童、青壯年易"中招" 譚寧介紹,急性重症心肌炎可在各年齡段發病,但少年兒童及青壯年是好發人群,主要由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巨細胞病毒等腸道病毒以及流感病毒所引起。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在流感季節更容易發作,因此多見於冬春季節。 "急性重症心肌炎早期症狀缺乏特異性,可以是呼吸困難、憋氣、氣喘、乏力、胸悶、胸痛、拉肚子、嘔吐,還可能處於低血壓狀態,甚至出現暈厥、休克,甚至猝死。"譚寧表示,病毒侵犯心髒,可出現各種心肌損害、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礙,大面積心肌壞死導致泵衰竭。病毒侵犯心髒傳導系統,可導致嚴重心律失常,甚至室顫,最終猝死。病毒也可以侵犯冠狀動脈,可造成急性血栓,引發急性心肌梗死。心髒功能下降可引起全身多髒器衰竭。 診斷:三點幫助診斷是否患病 "三點可以幫助診斷是否患上急性重症心肌炎。"譚寧介紹,一是患者病史和臨床表現症狀,比如近期是否感冒發燒、呼吸困難、心悸、腹瀉等,但缺乏特異性;二是病原學診斷,找出侵犯的病毒,"但目前較難做到";三是心髒異常診斷,包括:1。心肌酶學檢查、肌鈣蛋白檢查是否異常;2。心電圖檢查是否出現異常變化,比如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和損害;3。心髒超聲檢查,看心髒功能有否減退。 救治是否存在"黃金時間"?譚寧稱,由於急性重症心肌炎病情復雜,在救治過程中患者有可能由於泵衰竭引起多髒器衰竭,導致猝死,因此很難說出具體的"黃金時間"。但由於其發病迅速、病情凶猛,因此救治時機肯定是越早越好。 譚寧提到,臨時起搏器、主動脈內球囊反搏,甚至左心室輔助裝置等醫療設備在救治過程中"必不可少",若缺少設備則難以成功救治。此外,像戚錦典在醫院打點滴和藥物治療,也是常見的治療手段。譚寧說,藥物治療主要包括激素、抗病毒、抗心衰和心律失常的治療。但值得注意的是,急性重症心肌炎死亡率高,不及時救治,預後不好或留下心肌病等一系列後遺症。鐘南山: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導師。1936年出生,擔任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中華醫學會會長和中華醫學會呼吸分會主
概 述 相信大家對腦血管病不會陌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見到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並且均以中老年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