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病變以心肌為主,心包、心內膜常同時受累。病變分布可為局灶性、散在性或彌漫性,主要為心肌細胞水腫、溶解、壞死及隨後發生的纖維化,間質及血管周圍有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及中性粒細胞浸潤等炎症反應。慢性病例多有心髒擴大、心肌間質炎症浸潤及心肌纖維化形成的瘢痕組織。侵犯心包可有漿液滲出,後期粘連縮窄。侵犯傳導系統可引起心律失常。
心肌炎分三種類型 一般型:起病前1~2周常有呼吸道或腸道感染史,如感冒、腹瀉等,然後出現胸悶、氣短、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去醫院檢查可能會發現心髒擴大,心音低鈍或心律不齊等體征。崔教授說,樂樂便是屬於這種類型。 暴發型:起病常常沒有任何先兆症狀和體征,來勢凶猛,臨床常表現為突然抽風,醫學上稱為“阿斯綜合征”,這是由於病毒性心肌炎導致心髒向外泵血減少,腦缺血缺氧而引起的抽風。暴發型還可以表現為突然心力衰竭、血壓突然降低而出現心源性休克等。 隱匿型:起病時沒有明顯的呼吸道和腸道感染的前驅病史,常在勞累後出現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時,才發現心髒擴大、心功能減退。 心肌炎要怎麼飲食? 1、有營養易消化: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要調補氣血,飲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之品。 2、須少食多餐,不宜進食過飽,尤其晚餐,以免增加心肌負擔,可選用蓮子、大棗、山藥、桂圓、甲魚等。黃梅天氣,病人往往症狀明顯,可以適當地用一些沙參加玫瑰花,老鴨湯等。